发炎性肠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与克隆氏症;台湾的溃疡性结肠炎盛行率从2001年每10万人口2.1人,到2015年每10万人口12.8人,14年来增加5倍之多。

阳明交大生物医学资讯研究所副教授王禹超说,肠道发炎有普遍趋势,多数认为饮食西化及遗传基因是危险因子,溃疡性结肠炎已经确认约200个相关基因,但对于环境因子却了解有限,对此阳明交大与哈佛大学合作研究,证实除草剂会恶化发炎,是环境因素对发炎性肠道疾病影响的重大突破。

王禹超说明,这次研究使用斑马鱼来测试潜在会影响肠道发炎的化学物质,以建立发炎性肠道疾病化合物预测模型,接著再将此模型应用到美国环保署的oxCast资料库,识别出更多可能会恶化疾病的化合物,而在识别出前20种的化合物中,有超过一半都与农业有关。

研究团队进一步发现,其中一种常用于运动场与蔬果园控制杂草的除草剂、戊炔草胺,透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会干扰维持肠道稳定的芳香烃受体,刺激T细胞与树突细胞等免疫反应,进一步恶化发炎性肠道疾病。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顶尖科学期刊《自然》(Nature)。

王禹超指出,戊炔草胺这种除草剂在植物上代谢缓慢,50天后仍有60%的残留,所以那些经常在草地上或果园内活动的人,是暴露的高风险族群;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设计奈米粒子和益生菌,针对研究证实的发炎反应途径,以改善发炎性肠道疾病。

参与研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Dr. Francisco Quintana。阳交大提供
参与研究的哈佛大学医学院Dr. Francisco Quintana。阳交大提供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岁以下是肠病毒重症、死亡高危险群 孩童有「8前兆」尽速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