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交大电机系主任刘建男表示,根据这几年招生宣传的观察,发现有些高中生对于未来到底该选医学还是电机,有些徬徨,而新成立的「医学电资组」可以让这些具有跨领域才华的孩子,有机会发现自己未来更多的可能性,再加上近年数位医疗市场的崛起,未来医院医疗结合科技将是趋势,培育跨领域人才让未来的路,选择更宽广。

 

过去阳明和交大在尚未合并前,就有合作关系,如今合校后,资源和合作更紧密,学生校内选课也更便利,这才促成了这样的一个特别的跨领域合作。刘主任举例,在「医学电资组」的学生,若发现自己对医学更有兴趣,可以在大四后转去考后医,而若发现自己对电机兴趣更浓,也可留在电机相关的研究所,继续在生医电子或其他电机领域进行研发与创新,毕业出路将会更多元。

阳明交大电机系今年成立「医学电资组」招生。校方提供
阳明交大电机系今年成立「医学电资组」招生。校方提供

刘主任强调,电机系「医学电资组」跟医学系最不同的,是留在二类组招生。目标是鼓励电机系的学生,在不增加毕业学分及修业年限的前提下,可以比别人多学习医学基础课程,相信学成不但能更增加人文与温度,还能藉修业期间认识医学的老师与同学,就会比别人多一些人脉和机会,成为跨领域人才。

 

阳明交大医学系「医师工程师组」大三学生朱雅萱受访时表示,她自新竹实验高中毕业后,对于医学和资工都有兴趣的她,选填志愿时,苦于不知该如何选择,选哪个都怕自己有遗憾。直到看到阳明交大竟然推出这「跨界综合版」立刻选填。

 

朱雅萱说,两个系著重和培养的专长不同,医学能让她理解生物及人体的奥妙机制,而电机资工重视数学,让她思考逻辑更严谨,也懂得如何创新与设计程式。未来她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外科医师,并利用自己电机资工领域的专长,提供工程师没注意到的临床小细节,进而协助科技在医疗领域的帮助,相信更能解决病人的问题,也有信心能以医师的角度,协助工程师医学影像的判读。

 

而建中毕业的医师工程师组大一学生吕旻鸿则说,自己对程式设计非常有兴趣,对数理各科也都很有兴趣,目前透过科技合作,更觉得工程课也十分有趣。未来期许自己,除了能将医师本业做好,还能利用自己的电机专长创业,做个跨领域人才。

 

阳明交大医学系副系主任杨智杰则说,因应现代科技的发展,跨领域门槛愈来愈高,如果还是按照现在的医学教育思维,「未来的医师恐怕无法面对医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挑战。」因而基于这个盼望,才更希望借由与电机系的合作,融入医学教育当中,更期待这些学生未来作为医界和工程师的领头羊,用能沟通的语言,降低沟通成本,成为双方桥梁,更能为台湾医学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杨副主任强调,跨领域人才的培育,就是医学系与电机系的「强强联手」。这个年代,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价值。学生也能享受双边资源、人脉,会比一般科系学生毕业后更有竞争力。虽然这两个科系目前名额都不多,「医学电资组」和「医师工程师组」,每届只有各10个名额,但希望未来能培育出更多不一样的跨领域人才。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樱花妹因「7大特色」超爱台湾 实测「日文问路」成功率揭晓网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