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健署说明,气喘是受遗传体质和环境因素双重影响的慢性气道阻塞疾病,如父母都有气喘,几乎都会遗传到气喘病,但没有气喘家族史的民众,也可能在环境因素影响下患病,只是机率较低,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喘鸣音、胸闷和咳嗽等,发作可能非常迅速,若急性恶化时未给予有效治疗,可能会致命。

针对气喘与「鼻腔菌相变化」的关联,中医大儿童医院院长王志尧指出,研究可分为2阶段,首先是厘清「儿童气喘发作时,呼吸道的共生菌种有无变化」,接著才是确认「鼻腔菌丛生态与外在环境是否有关」,即空污与环境绿化等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王志尧解释,人体内的共生菌丛生态在3岁后就固定下来,且每人不太一样,医界仍在尝试厘清是「疾病造成菌丛变化」,还是「菌丛变化让疾病发生」,但先前已有研究发现,许多过敏性疾病、肥胖、癌症、自闭症等,在发病前都能观察到体内特定区域菌相发生改变,因此很可能是菌相改变才造成疾病,推测气喘发生也可能与体内菌相有关。

此外,王志尧表示,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团队找出发病期间内,在鼻腔表现活跃、具有显著性的菌丛,并确认儿童气喘发作与鼻腔菌丛有关,但与喉咙、肠道的菌丛无关。

该研究共招募56位3至17岁的气喘病童,在急性期与恢复期时检验鼻腔、喉咙、粪便的微生物群,并发现在恢复期间,葡萄球菌丰富度增加、莫拉氏菌的丰富度减少。成果已于去年发布于国际知名期刊。

此外,王志尧说,而后团队与国卫院合作,第二阶段以厘清环境与菌丛生态的关联为目标,本次从各县市300名的3至17岁儿童中,排除住在乡下、山区的案例,追踪47名居住于台南市区的个案,并在成大测量系教授吴治达的协助下,透过GPS与全球卫星定位,评估各地区内的绿化指标。

王志尧举例,若个案在上学途中会经过较多绿化区域,如公园、校园等,绿化指数相对较高,相对则绿化指数较低;经评估发现,绿化程度与环境的空污确实会影响到小朋友鼻腔内菌丛分布,当绿化程度高,鼻腔菌丛生态较偏向好菌,气喘也比较不容易发作。

该研究进一步指出,即使是短时间的空污曝露,仍与鼻腔微生物群多样性呈现显著负相关,且任何污染物与观察到的鼻腔微生物群丰富程度都有显著的相关;若拉长观察时间,则可发现环境绿化程度与鼻腔微生物群品种数、多样性呈现正相关。此研究成果可作为气喘、环境曝露、鼻腔微生物样态间关联性的证据,并进一步就此研发治疗、预防方案。

针对此研究,台大医院小儿过敏免疫科主治医师江伯伦表示,近年来有许多针对菌丛的研究,而该团队再次验证气喘与空污等外界因素的关联性,不过就空污是否真的直接影响鼻腔菌丛,仍有待进一步厘清。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银离子敷料救6旬翁「长蛆伤口」 5月起健保扩大给付造福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