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供应通报处理中心」(俗称缺药中心)涵盖西药、中药、罕见疾病药品、儿童困难取得药品、公费疫苗及传染病用药等供应,并整合5类用药平台,不过「中药供应资讯平台」尚在建置和测试中,力拚4月底正式上线。

卫福部长薛瑞元说明,比较复杂的是中药和西药,因为健保核价政策和市场机制导致厂商减产或退出市场,进而造成缺药状况,解决这类问题需要健保署一起处理。

针对西药,食药署已于今年3月24日发文请相关公协会转知会员,并请医疗机构及药局等,即便之前已经通报过,只要目前仍短缺的个别厂牌药品均须「重新进行通报」。另外,请药品输入业者至少每月与国外药品供应商联系,确认药品于6个月内的输入时程及数量,国产业者至少每月要确认生产药品原物料于6个月内的库存及到货时程。

食药署署长吴秀梅(左起)、卫福部长薛瑞元、健保署署长石崇良。施昂强摄
食药署署长吴秀梅(左起)、卫福部长薛瑞元、健保署署长石崇良。施昂强摄

食药署署长吴秀梅表示,若6个月内药品有不足供应之虞时,厂商需尽速至平台通报,食药署未来将定期公布前两周通报案件的办理情形,第一次报告将于4月12日发布。

若没有提前6个月通报可能缺药,是否有罚则?吴秀梅说明,必要药品没有依法提早通报,可处厂商6~30万元罚锾。健保署署长石崇良则说,健保署的罚则就是一年内不准再收载这款药品。

食药署统计2023/3/25-4/3西药短缺通报情形,共接获20件,经调查5件无短缺,10 件有替代品项,共9张药品许可证,有1件无替代药品启动公开征求,共1张药品许可证;目前已恢复供应1件,3件处理中。

薛瑞元指出,有时候了解之后未必真正缺药,整体而言,可能医院没缺药,但社区药局缺,这就是调度问题,我们会判断缺的是哪一种药物,比如慢笺,病人第二次和第三次会就近在社区药局拿药,这种情况就会进行调度,要求厂商多供应给社区药局,医院端若库存足够就减少供应,不是一律优先供应给医院。

另薛瑞元强调,如果发生缺药问题,一定要通报,而非透过媒体放话,那是不正常的处理方式,通报立案后才有后续处理,「向媒体放话,媒体有办法处理药品短缺吗?对媒体放话一点意义都没有,应该实事求是进行通报」。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今起口罩令解除 疾管署须知上路:建议民众「6情况」仍要配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