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平6日在脸书发文,面对曾柏文的性骚案件,她感到极度不安和难过。她是《端传媒》时任总编辑,对此责无旁贷。她对于受到骚扰的朋友感到抱歉,「那么多人尽力工作建立起的平台与品牌,却成为性骚扰得以发生的背景」。

张洁平说,《端传媒》横跨多地办公,曾柏文是驻台北的评论主管,她则驻在香港,定期来台湾出差、与台湾的同事见面开会。2016年底,我从香港到台湾出差,第一次听闻曾柏文有骚扰女性的风评。

张洁平说道,当时曾柏文已任职近12个月,因为工作表现不符预期,她们正寻找台湾评论编辑的替代人选。与此同时,在台湾出差期间,有朋友在当面聊天时,提醒她,有传言曾柏文似乎有骚扰女性的记录,提醒公司应该多加注意此人。

张洁平获悉后,委请朋友代为转告当事人「可以私下联系我、跟我聊聊,我会做出适当的处置」不过,当时辗转收到的回复,是当时的当事人还没准备好、也不想向公司提出正式的申诉与指证。

张洁平也因此传闻,返港后加速曾柏文的离职程序。离职日落在2017年的3月,但她所接触到的资讯仅止于传闻,只能以「工作不符合公司要求」作为答复曾柏文离职的原因。

张洁平看到近日爆出种种案件,她说「当时的我,实在是疏漏了很多事情,才让错误的行为在隐蔽的结构里持续了这么久。仅仅是加速离职,并没有让事实浮出水面、没有警告提醒、也没有修正的机会。」

张洁平也承认,如果不是这一次Metoo运动,若时间推回到当时的处境、当时的认知里,她可能会重复这种疏漏。「Metoo 所要指证的性骚扰行为,藏于权力结构的死角,这是它的核心。」

张洁平以媒体为例,一方面,媒体公司深入公共场域,通过内容发挥影响力,影响力愈大,也会形成愈大的隐形文化权力空间;另一方面,评论主管职位是少数要与大量自由作家交流,并掌握稿费分配的位置,在这个职位上,有一个显形的权力空间。这两个空间叠加,形成了一个真实的权力结构。

张洁平指出,她当时的位置,身在这个权力结构之中;她有责任去建立,是这个反制机制。用大白话来说,「其实我不该纠结于找不到当事人,当事人搞不清权力结构内部人的关系,也搞不清楚香港与台湾办公室的关系,未必能够信任我会公正处理,肯定不敢公开指证」。

张洁平反省说,她应该去做的,是意识到自己的权力位置,去建立一个让人感到安全的投诉通道,并引入反性骚扰的处理机制,让当事人不被人际关系的猜忌困扰,而愿意、并能够放心发出声音。这是我的疏失,没有在公司初创时期,就建立起制度,把「对性骚扰零容忍」的态度透过适当而成文的规定,传递给所有可能跟端传媒互动的作者、合作方与读者。

张洁平说,这两天在搜寻、收集过往资料,厘清与比对事实时,常常想起「没有人是局外人」。权力与责任应该成正比,身在其位的人,更应该觉察它,具体地制衡它。她也向受害者喊话,「如果当年的你/妳,在今天看到这篇文章之后,改变了心意,愿意告诉我或端传媒更多资讯与证据,请务必联系我们。」

文章曝光后,网友大赞时任总编反省的态度,财经网美胡采苹留言称赞,「整个事件下来,最有guts出来承担的还是女人」。

胡采苹留言称赞说「整个事件下来,最有guts出来承担的还是女人」。取自张洁平脸书
胡采苹留言称赞说「整个事件下来,最有guts出来承担的还是女人」。取自张洁平脸书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立委涉性骚竟称「无处理权限」!公文曝光 国民党急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