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07年起开放加拿大牛肉进口,不过仅限低于30月龄以下的牛肉,后续在今年6月15日又开放30月龄以上的加拿大牛肉进口。

林为洲昨天质疑,食药署去年前往加拿大查厂时,并没有查「去除特定风险物质」(SRMs)的化制场,也没有查以30个月龄以上牛只为主的屠宰场、肥育场。

林为洲表示,加拿大官方说,台湾前往查厂的是SRMs的化制厂,不过该化制厂业者却否认,显见加国说谎,查厂也沦为过场。

针对立委质疑,食药署说明查场情况,食药署、农业部动植物防疫检疫署,以及牛海绵状脑病(BSE)专家组成查核团,在去8月前往加拿大,了解对于BSE管制之官方安全管理与监测体系、生产设施相关防范等牛肉安全卫生作业。

食药署说,该次查核1家肥育场、3家屠宰或加工厂、1家化制厂,并查访官方实验室及主管机关的运作。

食药署强调,加拿大全牛龄牛肉进口是依「牛海绵状脑病(BSE)发生国家申请牛肉进口案之申请程序」审查,除了完成科学性的风险评估外,并于BSE专家咨询会,审查加拿大提交的书面资料,包含BSE病例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饲料禁令及相关监控措施、BSE之监测计划与牛籍辨识系统、防范BSE污染所采行之屠宰卫生及去除特定风险物质(SRMs)等,安排具兽医专业及食品卫生安全相关之人员前往实地查核。

对于立委的说法,食药署提出几项回应。首先,去年查核的化制厂,是具有SRMs处理许可之化制厂,但此次查核时化制厂未进行SRMs处理作业,经查核团要求,已提供佐证资料及说明处理SRMs之相关流程,且加拿大政府对于化制厂、运输车辆及掩埋场均有监管。

再者,2018年与去年查厂所见缺失,不是发生于同一区域,也非属相同缺失。2次查核缺失皆属轻微,未涉及BSE管理,且现场已立即改善,并由加拿大官方再次前往查核确认缺失改善。

食药署也强调,因市场需求,屠宰场对30月龄以上及以下的牛只屠宰,有做出区隔,不过30月龄以上牛只仅占少数屠宰量。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藏寿司已4起疑食物中毒 食药署明起稽查全台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