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管制署发言人曾淑慧向《中央社》表示,A型链球菌感染个案增加,可能原因包含新病原株出现或环境改变造成有利于病原传播,A型链球菌感染不属于法定传染病,但依据疾管署实验室传染病自动通报系统(LARS)监测,台湾今年第1周至第22周,每周A型链球菌检出件数介于22至36件,与近4年趋势相当。

除了持续监控国际疫情变化外,也针对侵袭性链球菌感染个案菌株做基因定序,来了解主要病原株致病力与传播力状况,目前国内病毒株与疫情都尚未观察到异常的状况。

A型链球细菌是一种常见细菌,通常透过飞沫及接触传播,好发于3到15岁儿童及青少年,藉飞沫或接触传染,潜伏期约1到5天;临床表现包括发烧、喉咙痛、扁桃腺发炎等,严重可能导致化脓性扁桃腺炎、草莓舌、皮疹等全身性感染,又被称作「猩红热」;经抗生素治疗,症状多可在1到2天内缓解。

除了感染喉咙外,还可能会感染皮肤造成脓疱疮,引发蜂窝性组织炎,若更深入到筋膜,会造成坏死性筋膜炎,也可能会引起链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导致多脏器衰竭,进而引发休克死亡,因此被称为「食人菌」。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好市多停车要小心 苦主出现:购物后喷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