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指出,今年截至17日为止,累计166例本土登革热确诊病例,病例分布高雄市137例、台南市19例、屏东县9例及嘉义县1例,并累计2例重症病例;另上周新增7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国家分别为印尼(4)、菲律宾、新加坡及印度(各1),今年累计107例境外移入病例,高于2020年至2023年同期(介于4-55例),感染地以东南亚国家为主,以印尼56例为多,其次为马来西亚18例及马尔地夫9例。

疾管署指出,境外移入风险持续,呼吁民众前往流行地区时应留意防蚊措施,外出时可穿著浅色长袖衣裤,并于皮肤裸露处使用政府机关核可含敌避(DEET)、派卡瑞丁(Picaridin)或伊默克(IR-3535)等有效成分之防蚊药剂,减少受蚊子叮咬的机会。

 

推荐新闻:太快出来真的好崩溃!医分享3原因、3治疗方式挽救「性福」

疾管署例行疫情记者会。记者黄泓哲摄
疾管署例行疫情记者会。记者黄泓哲摄

疾管署说明,邻近之东南亚国家登革热疫情较去年同期严峻,且持续于我国发生境外移入病例,其中印尼、新加坡及斯里兰卡疫情上升,泰国及越南疫情处上下波动;另美洲地区疫情持续,今年迄今累计报告近936万例,以南美洲巴西近786万例报告数为多,阿根廷、巴拉圭、秘鲁及哥伦比亚等国疫情亦属严峻,吁请民众前往当地时落实防蚊措施,返国后如出现登革热疑似症状请尽速就医。

疾管署呼吁,目前正值登革热流行季节,天气闷热且常有午后雷阵雨,有利于病媒蚊孳生,清除孳生源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方法。登革热病媒蚊喜欢栖息的场所,户外以草丛、灌木丛、杂物背面为主,户内则是在阴暗角落、家具下方或背面、窗帘布幔后、地下室。由于蚊虫吸血后需要找寻水源产卵,幼虫(孑孓)和蛹皆在水中活动,因此吁请民众平时应主动进行室内及户外环境巡检,清除家户内外废弃轮胎、铁铝罐、帆布、宝特瓶、盆栽垫盘等不用的容器,若有废弃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废弃容器,可连络清洁队协助清运,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以去除虫卵,并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储水容器请每周至少刷洗容器壁一次。

疾管署再次提醒「没有孳生源就没有登革热」,降雨后请民众务必落实「巡、倒、清、刷」,巡视住家周遭环境及家户内是否有积水处,将积水倒掉,以避免病媒蚊孳生,降低登革热等蚊媒传播疾病感染及传播风险。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一周都是热爆「红番薯」 专家警示:高温炎热还没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