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治平坚持母亲只是失踪 街头乱逛似在寻母
唐治平在母亲过世后并不认为母亲已经过世,而是数度强调母亲是失踪状态,并且在台北街头出现特别的行为。17日晚间6点,《壹苹新闻网》接获读者爆料,指出「唐治平在内湖瑞光路合作金库银行前,精神恍惚的已经在原地转圈了30分钟」。
特勤中心记者赶赴现场已不见唐治平身影,之后在阳光街及瑞湖街口路边看到人影,他依然低著头、闭上眼睛,看似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听著蓝牙耳机的音乐,之后他来回徘徊行走,时而站在十字路口旁点头,还举起右手做出电流通过的Popping舞蹈动作,不时靠著电线杆放松身体,坐在路边花圃旁,闭著眼睛低头休息,整个人像是瘫软一样,手脚自然地摊放,接著在方圆100公尺范围内活动伸展。
相关新闻:壹苹10点强打|唐治平赶期限前认尸!遇警盘查4次 游荡街头绕圈起舞(狗仔直击)
对于母亲的事情,唐治平数次强调前往认尸时就觉得衣服也不是母亲,母亲的磁扣、钥匙也在家,过几天后到士林地检看了尸体照片后,仍觉得不是,检察官说如果觉得不是家属的话,那就签字同意说不认识这个尸体,没有人出来认领的话,他们会找殡葬业者火化处理,不过如果可以验DNA亲子鉴定,他也愿意配合。
研判是解离性失忆症 记忆与认知出问题
「杨聪才诊所心理卫教中心」院长杨聪财受访时先强调,自己并非唐治平主治医师,但从临床经验研判,可能是解离性失忆症(Dissociative Amnesia)的状况。
杨聪财医师解释,解离性失忆症是一种精神疾病,特征是无法记住重要的个人信息,通常与创伤或压力相关,简单来说是病患会没办法回忆起一些个人的重要资讯,这种资讯通常是创伤性或压力性的,不同于普通的遗忘。
解离性失忆症可能出现记忆丧失、个人身份或所处地点的混乱或困惑以及逃避行为、部分时间记忆空白、情绪波动大或是梦幻般的感觉、认知功能受影响以及无法解释的身体症状。
先助病人有「病识感」 再寻求心理、药物与支持性治疗
杨聪财医师解释指出,对于解离性失忆症的病人,最好的帮助仍是求助于专业医疗团队,主要有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药物治疗(Medication)、支持性治疗(Supportive Therapy)为主,也可以透过家庭和社会支持(Family and Social Support)、自我照顾和压力管理(Self-care and Stress Management)来帮助病人。
不过最重要的仍是帮助病人有「病识感」(病人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首先是向患者解释解离性失忆症的心理教育,并且和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后,再逐步揭露、重建记忆,也会在过程中让患者感到安全和受控,并处理他的情感,最终增强自我观察和提供支持性治疗环境,并且保持身理、心理状态健康、保持规律生活和避免接触酒精。
家人多倾听 引导面对现实 疗程恐超过半年
杨聪财医师也提醒,若身边有家人、朋友出现类似状况,亲友的协助是很重要的助力,不要随著病患起舞,而要保持冷静、帮助他减少压力,如果病患有一些想法愿意开口分享,勿以高姿态分享大道理,而是多倾听、给予支持,也鼓励亲友带病患多去户外走走、运动、晒晒太阳,尊重他的自主权和意见。
杨聪财医师以唐治平的状况为例解释,在面对家人、过世时,要理直气柔地让他面对现实、建立现实感,遇到这样的事情会出现否认、愤怒、讨价还价的情绪,但要让病人知道现实生活都会遇上开心、不开心的事情,要去接受、处理这个情绪,一起陪伴他面对、走过至亲离世的伤痛,让一且圆满、喜乐,这样的疗程通常会长达6个月至1年。
卫福部心理健康司副司长郑淑心指出,卫福部和各地卫生局都有持续办理相关精神疾病卫教课程,也有补助每个县市有疑似或社区精神病人照护优化计划,鼓励民众主动求助、就医,卫福部也有提供「1922」24小时安心专线,民众有需求随时可以拨打该专线,有专人倾听问题,若有需要进一步协助也会由各地卫生局提供帮助。
没有人愿意心理生病,也没有人希望被用特殊眼光看待。卫福部心理健康司表示,民众若对于精神疾病有相关问题,都可以请教地方卫生局,家属有状况也可以跟卫生局保持联系,但若遇上疑似病患作出滋扰、骚扰行为,可以根据精神卫生法,透过119、110协助。
延伸閱讀:唐治平穷途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