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通常是因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污染来源包括细菌、病毒及寄生虫。

常见症状包含:

恶心与呕吐:肠胃受刺激后引发不适感,甚至无法进食。
腹泻:一天内排便次数超过3次且呈水状,严重者可能带血。
腹痛与痉挛:毒素侵入肠胃壁,造成剧烈疼痛。
发烧与畏寒:身体因感染引发高烧反应。
脱水现象:口干舌燥、排尿减少甚至虚弱晕眩。
神经系统异常:视力模糊、肌肉无力及四肢刺痛等症状。
民众若发现上述症状,需特别注意身体变化,并依情况立即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发生食物中毒怎么办?6招缓解不适

充分休息:让身体自行恢复,约48小时内可见改善。
适时催吐:在吃下食物1至2小时内,可用冷盐水或姜汁催吐,减少毒素吸收。
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防止脱水,建议小口喝水或服用电解液维持水分平衡。
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及乳制品,多食用稀饭、吐司等易消化食物。
避免止泻药物:会延长毒素在体内停留时间,反而加重病情。
保留证据:将剩余食物及呕吐物冷藏保存,供检验使用,帮助调查污染源。
若症状严重或持续超过3天未改善,尤其出现血便、高烧及脱水现象,需尽快就医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台北市卫生局提醒民众,遵守以下「5要2不」原则,可有效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要洗手:烹调食品前后要洗净双手,伤口应包扎。
要新鲜:挑选新鲜食材并确保饮用水干净。
要生熟分开:生熟食分开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要彻底加热:中心温度超过70°C,可有效杀菌。
要注意保存温度:低于7°C冷藏保存,避免食品在室温下放置过久。

不喝生水:饮用水需煮沸,避免饮用生水或山泉水。
不吃来路不明的动植物:遵守「不采、不食」原则,避免误食有毒物质。

食药署提醒,喜爱生食海鲜的民众要特别注意贝类及水产品须充分加热再食用,避免生食带来的风险。此外,餐饮业者也需加强卫生管理,确保食材来源安全,并防止交叉污染。

婴幼儿、年长者及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发生食物中毒后容易出现严重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甚至引发抽搐或休克,需特别留意症状变化,并尽早就医。

食药署强调,遵循「要洗手、要新鲜、要生熟分开、要彻底加热、要注意保存温度」的五要原则,搭配「不喝生水、不吃来路不明的食物」的2不原则,就能有效降低食物中毒风险,让大家吃得安心又健康。食药署建议,民众在外用餐时应慎选卫生条件良好的店家,并保持个人卫生习惯,以避免中毒风险。

延伸閱讀:飨飨爆食物中毒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星巴克开卖「发财水」组!蛇年新品一次看 可享免费喝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