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雄梓官经营有机农场的李法宪是在地高雄人,1974年出生于苓雅区,不过,家族并无务农背景,东吴大学企管系毕业后,因为太太要去英国学音乐,他就一起出国,因为是商业背景,对人事管理相当有兴趣,还是先学人事管理,在英国卡地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取得人力资源管理硕士。
人事管理中劳工议题很重要,李对劳工、弱势关怀很深,想更进一步了解底层劳工如何生活,所以博士论文就以劳工为研究主题,也不断思考所学专业对要如何服务社会。
2008年李法宪学成归国,任职高雄市政府劳工局劳动条件科,负责劳动条件查核,几个月后到中山大学通识中心教社会学,一年半后,2009年到台北发展,担任外商人力资源公司担任顾问。
李法宪说,「农业对我来说是相见恨晚」,十多年前台湾爆发一连串的食安问题,当时还在台北工作的李法宪利用休假期间跟著当国中音乐老师的妻子一起逛高雄微风市集,认识中崎有机农业专区农民,还去农场参观体验,甚至向农民分了土地试种。
原本台湾公司希望李法宪可以回高雄成立分公司,却因美国总公司的政策调整,让该计划延后,正好面临老大即将就读小学,在不想失去陪伴小孩成长的机会,遂萌生了务农的念头。劳动过程中,李法宪逐渐爱上农业,也在中崎有机农业专区顺利承租到农地后,2012年正式向公司请辞,担任全职农夫。
卡地夫大学可是英国顶尖大学之一,名列202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第151-200名、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151名,及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191名。
李法宪说,「拥有博士学位光环来投入农业,一般人应该都会觉得很怀疑,我爸爸妈妈也是反对,还好太太支持,我跟爸妈说,这件事有价值,要让我试试,我会做给大家看!」
李法宪从零开始,密集参加农民学院、农试所的课程,尝试种出玉米、番茄、高丽菜、南瓜、彩椒以及小黄瓜。
一开始收获不错,但却逐渐出现病虫害,即便盖温室也难以招架斜纹夜盗蛾等害虫!李法宪发挥学术训练,请农改场专家诊断,原来是因为长时间种植特定种类蔬菜,「每种菜的元素需求不同,重复种同一种菜会让土壤成分多样性降低」,植物无法多样摄取养份,会变得不健康、容易染病。
李法宪说,原因很简单,农场也需要多样、多元性,重复单一种植造成地力不足,这跟尊重社会多样、多元是相同原理,所以就改成现在这种多样种植做法,作物种类高达50种。
这个重要转型,让他思考到农业与生态、生态与生活要如何结合,让他知道农业与社会一样,农场环境就像个小社会,昆虫、杂草未必是不好的,要尊重各种生命,可以结合、共生,这就是他用社会学观念去经营农场,「相当有趣吧!」学术训练,让他找问题、追答案都有方法学,有更多武器可使用,父母吃了他种的蔬菜,也觉得很好吃,跟他说「还真种得不错!」就逐渐看开,接受博士儿子当农夫。
社会学家最重视社会实践!为减少碳足迹,他以「社区支持」为方向,「地产地销」为原则,锁定高雄本地公司行号、大厦、学校为团购主力,并辅以全联大卖场为通路。尽量集中在前镇住家与梓官农场之间、上下班路径,光是高雄的客户名单就累积了约900个,其中约有200个固定班底几乎是周周买菜。
学商、又念社会学的李法宪,也在送菜过程主动询问消费者,进行市场调查,也让消费者了解,每一次购买都是对有机农业最大的鼓励与支持,他们的消费行为足以引导生产方向,促成环境、产销体质的正向循环。
李法宪栽培面积倍增,从开始0.38公顷到现今有机验证面积0.8公顷。「农业应该是一种创意产业」,李法宪说,他把自己提升到「设计师」的角色,自己农场自己规划,温室、遮光网、育苗播种盒、排水设施等等,都是他与朋友一起想出来的。
《壹苹新闻网》拜访李法宪的农场时,农场刚引进一头黄牛,李法宪与员工一起学习驶牛犁田,今年底还有人要来借牛拉嫁妆。李说,既然从事农业,所有农村文化也应该保留,这头牛目前是梓官唯一的耕牛。用牛犁田如果熟练后,其实可以翻土更精细,连边缘都很均匀,这是「铁牛」(小型耕耘机)无法达成的。
耕牛肩负延续传统农业价值与技术的职责,农场也会持续推动农业现代化,这二者在他们的农场将并行不悖。去年12 月中旬首次举办「梓感农村文化节」,今年10月28、29日,农场将再举办,有机市集、农业文化展演,艺文表演全都到位。
农场资深员工王大哥向《壹苹》说,李博士重视环保,农场尽量不用塑胶,所以杂草是用手拔、刀割,不是盖塑胶布,宁可付出较高人工成本。
员工陈芃均(34岁)表示,太太是国小老师,有团购李老师的蔬菜,因此接触农场,非常认同李老师的理念与做法,所以半年前干脆来农场上班。
农业作为「社会实践」,最大成就是甚么?李法宪说,有消费者跟他说,原本不爱吃蔬菜的孩子,吃到他种的蔬菜之后,现在都喜欢吃青菜了,因为就是好吃。「这是很大肯定,表示我作对了,坚持不用化学肥料、农药,农场营造有机生态,让我不觉务农辛苦!」
他的小孩很小就喜欢来农场,从小就接触农业,自己种植、采收、烹煮,知道桌上食物是怎样种出来的,这是很好的家庭教育!幼稚园大的小孩就觉得爸爸种的菠菜很好吃,长大之后记得这滋味,会去找这种口感、味道的记忆。
务农多年后,李法宪以社会学宏观视野发现,「农业无法单打独斗!」农民在前线作战时,背后要有人支持,所以他与一些理念相近的朋友组成生产合作社,来打造通路、帮忙行销,协助代耕,帮助农民生产,减少闲置农地,让农民有倚靠。
李说,务农相当辛苦,无法期待很多年轻人投入,但如果有年轻朋友要加入体验,就可以来合作社尝试,看看自己性向能力是否适合农业耕作、或是农产行销,一起来打团体战。
李法宪的付出让他在2017年获被评选为第2届专案百大青年农民,TEDxLoveRiver也邀请他主讲「食安风暴背后的真相与解法 」,向广大听众分享他务农的人生哲理。
早期他的有机蔬菜供应高雄30几所国中、小学营养午餐,现在则专注在供应小家庭,也常到各级学校进行食农教育,甚至与高雄科技大学合作通识课程,让学生到农场来亲自感受生产者的辛苦与成就,思索未来职涯规划。「农业这堂课更自由、更开放,相信学生们会跟我一样,得到的收获远比待在教室多更多!」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