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消防员洪采阳以五张图片教学,认识离岸流和逃离方法。他解释海水因为风力、重力、洋流、摩擦力等,众多合力会造成海水以圆周运动向著海岸线移动。当水较深,波浪的幅度小;而当海底地形有凸起、或突然变浅时,会涌出「碎浪」,也就是常见的白色浪花 (如图1)。

当海底地形有凸起、或突然变浅时,会涌出「碎浪」,也就是常见的白色浪花。取自洪采阳脸书
当海底地形有凸起、或突然变浅时,会涌出「碎浪」,也就是常见的白色浪花。取自洪采阳脸书

当大量海水往岸上打时,海水必定要再往后退回海里。此时,由于海岸线的「凸边」一直源源不绝的有碎浪打上来、因此海水便容易沿著深度比较深的「凹边」退回海中,就形成离岸流 (如图2)。

海岸线的「凸边」源源不绝有碎浪打上来,海水便容易沿著深度比较深的「凹边」退回海中,就形成离岸流。取自洪采阳脸书
海岸线的「凸边」源源不绝有碎浪打上来,海水便容易沿著深度比较深的「凹边」退回海中,就形成离岸流。取自洪采阳脸书

离岸流是非常强劲的水流,若遇到潮汐、或海底地形深浅差异大的地方,即使泳技高明也难抵抗。这些危险的离岸流出现的位置,都是乍看之下「没有浪、好像很安全的地方」(如图3)。

离岸流出现的位置,都是乍看之下「没有浪、好像很安全的地方」。取自洪采阳脸书
离岸流出现的位置,都是乍看之下「没有浪、好像很安全的地方」。取自洪采阳脸书

洪采阳表示,一旦被卷进离岸流,千万不要慌张、也不要试图抵抗。离岸流离海岸越远、则力量越弱。离岸流在离开岸边一段距离后,被沿岸流压缩、幅合之后,形成一个很像是 「颈」 和「头」的水流结构。可参考图4,用黑色虚线画起来的位置,就是「颈」部的位置;顺著该处的水流向两边游出去,就能逃离离岸流。

顺著该处的水流向两边游出去,就能逃离离岸流。取自洪采阳脸书
顺著该处的水流向两边游出去,就能逃离离岸流。取自洪采阳脸书

如果水的清澈度良好且正好是沙岸,可以观察一下水底,会有一条条的沙纹 (如图5)。这些沙纹由于惯性与浪的圆周运动特性,会与海岸线平行。海岸线的「凸边」容易有碎浪往岸上打、而「凹边」容易产生离岸流将人卷进海中。

因此当看得见海底时,请冷静寻找这些沙纹的凸点连线,试著从离岸流减弱的「颈部」或「头部」,游向最近的一条凸点连线。如此一来,往岸上打的浪花,就会将人带回岸边,而不必自己很费力的挣扎游回。

至于怎么知道离岸流现在是在颈部或头部的位置?很简单,颈部的位置大约与沿岸流的位置相当,也就是您在海面上看到 「海浪开始要形成白色浪花」的那个深度附近而已。只要能逃离离岸流,以45度到90度斜切或垂直于流向的方式游出,就能让浪花带您打回岸上,从而得救了。

寻找沙纹的凸点连线,试著从离岸流减弱的「颈部」或「头部」,游向最近的一条凸点连线。取自洪采阳脸书
寻找沙纹的凸点连线,试著从离岸流减弱的「颈部」或「头部」,游向最近的一条凸点连线。取自洪采阳脸书

洪采阳归纳5个重点
1、下水前先观察海岸线的凹凸状况。越是凹凸得频繁的海岸线,凹边外面产生离岸流的机会就大。

2、当您还没下水前,应该先观察一下海流的方向与浪花。深水的地方不产生白色碎浪,尤其像下图3一样这种只有直直一条没有产生浪花的地方,更是不要在那附近玩水。

3、不幸被卷进离岸流中时,放松身体,不要挣扎也不要抵抗。待海流将您带到浪花开始要破碎的那个深度时,再试著以平行海岸线的方向,顺著往旁边游。

4、离岸流的头部宽度,通常只在10到数百公尺宽 (而且常常只有十来公尺而已),向外放松漂流,逃离的难度其实不高,不必自己吓自己。

5、如果在水底看得到沙纹,快速找到一条沙纹凸点的连线,往那边游去,再顺著那个方向,就会有水流帮助您回到岸边。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大武仑沙滩1天3死!谢国梁泪轰不关心要究责 北观处:谁规管基隆市府同仁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