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达瑞5日在脸书发表「给孙安佐的一封公开信」,以过来人身分与他分享4个道理。首先,没有选择原生家庭的机会,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跟著我们一辈子,好的部分心存感激、坏的部分停止复制;第二,我们不能选择父母;第三,即使父母可以互换,我们也永远不会满意;第四,不需要责怪父母。

孙安佐事后截图翁达瑞的文发布到IG限时动态,仅短短回了句「fine」。

此文引发正反意见热烈讨论,有人认为说得很有道哩,不过也有人不以为然。眼科医师黄宥嘉在脸书发文,指出「翁达瑞68岁还能出来教训人,是因为他没有狄莺那种妈妈」,她认为去叫穷人子女不要怨恨父母没给资源,叫富人子女不要怨恨父母溺爱造成问题,怎么不花时间去监狱讲话,一直在网路发洗脑文,她认为翁达瑞应探讨的是为什么回台湾就可躲刑责。她批评翁达瑞怎么不讨论康桥校车翻车,隧道马上就要修?怎么不敢讨论波波医师?翁达瑞对有钱的没救小孩很善良,一派长辈样,对没钱有能力的小孩没兴趣,违反党的政策就不想当长辈了?翁达瑞怎么不去教那些康桥父母、波波医师父母怎么做人?敢骂狄莺,敢骂那些大老板吗?

此外,「小鳄鱼的咨商小教室」也留言给翁达瑞表示:「如果本意是鼓励,那对于目前正在承受舆论压力的对象来说,即便是正面鼓励的话,也比较适合私信给他,而不是用公开的讯息。因为我们没办法确定这样的讯息对当事人来说,是会感受到被鼓励,还是可能会有其他的解读,公开信,有可能会剥夺案主拒绝的权利。」

对此留言,翁达瑞则回文表示自己有分寸,他解释之所以发公开信有两点理由:「1、这件事本是公开事件,而且是当事人主动公开,否则我也无从得知。2、这封信不只针对孙安佐,也适用处在类似情境的年轻人。我的贴文纯粹出于善意。这是我的私人脸书,不是商业粉专。我没有经营网购,也没有用声量换金钱。对孙安佐的处境,网路倒是有许多恶意的嘲讽。我觉得你应该要去关切这些人的贴文。」

旅美教授陈时奋化名「翁达瑞」。资料照片,彭欣伟摄
旅美教授陈时奋化名「翁达瑞」。资料照片,彭欣伟摄
眼科名医黄宥嘉痛批知名旅美教授翁达瑞。翻摄自黄宥嘉脸书
眼科名医黄宥嘉痛批知名旅美教授翁达瑞。翻摄自黄宥嘉脸书
翁达瑞回文表示自己有分寸,他解释之所以发公开信给孙安佐有两点理由。
翁达瑞回文表示自己有分寸,他解释之所以发公开信给孙安佐有两点理由。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狗仔直击|孙安佐携「火枪」上夜店第7天!台北101尬89社会摇舞呼烟疯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