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泰世华银行《反诈行为调查报告》指出,在11609份成功回收的问卷中,常见的诈骗手法以网购诈骗、假投资诈骗为最大宗,占比将近60%;而假冒亲友诈骗、假检警诈骗则以60岁以上民众比例为最高。显见歹徒因应不同目标对象会施行不同情境诈术,国泰世华提醒,面对各方讯息应抱持「零信任」态度,谨慎求证为防诈不二法门。

调查报告显示,有高达75%民众于三个月内收过诈骗讯息,31%民众曾有被诈骗得逞的经验,等同约每3人就有1人受骗。

高达75%的受试者在近三个月内收过诈骗讯息。国泰世华提供
高达75%的受试者在近三个月内收过诈骗讯息。国泰世华提供

进一步分析受诈原因及检举意愿,有41%认为「诈骗讯息太多检举不完」,19%「不知道如何检举或分享」或认为「大家应该可以辨识,我不需要检举」。

至于误点击或误信诈骗讯息的原因,有34%认为「讯息及连结太逼真」,其次33%表示「疏忽未留意到是假的」,相当于有高达60%以上的受害者,是因为诈骗讯息以假乱真、一时不察而遭到诈骗。

诈骗讯息以假乱真,民众易被误导。国泰世华提供
诈骗讯息以假乱真,民众易被误导。国泰世华提供

而在诈骗受害者中,有60%的人「没有检举」、43%「没有报案」,甚至财产损失达新台币百万元以上的受害者,仍有26%不报案。

报告指出,调查发现主因为「就算报案钱也拿不回来」、「不知道如何检举」、「怕被认为笨或贪」等三大原因影响民众报案意愿,显见被诈骗者担心因受骗,而被贴上负面标签,因此国泰世华强调,建立更友善的受害者社会氛围,是相当重要的课题。

被诈骗者中有半数不检举、不报案。国泰世华提供
被诈骗者中有半数不检举、不报案。国泰世华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约面试却「关闭职缺」 前辈曝公司想法:千万别No 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