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说的是,登山是件会死人的运动。」张元植生前曾于《报导者》专栏表示,他某次在国外登山时接获消息,指称台湾另一名登山好友攀岩时不慎坠落、撞头身亡,害他当下难过地问身旁山友:「生命这么无常,不知道国际队这群跟我们同桌吃饭的朋友,远征结束后有几个无法好好下山?」结果被对方回了一句:「乌鸦嘴!」没想到,隔天起床后又再度接获噩耗,同队的秘鲁人也在帐篷睡梦中过世。
张元植直言,或许人们会认为只要准备得够充分,登山就会是个安全活动,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世界往往不太跟人讲理、尤其是在山上,有时你会感受到来自山的恶意,好像是山神不屑的鼻息,对著你耳语:「我就是要收掉你!」且登山史上的悲剧罄竹难书,为数不少登山者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留在山上,因此很多人不免疑惑:「既然这样,为何还要登山?」
「已知的风险可以尽量规避,但突来的意外却是始终存在的阴影,登山如此,人生亦然。」张元植认为,登山与其他运动不同在于「与死亡的连结」,篮球打输了、跑步跑慢了、射箭没射中靶心都不会死,而在山上有时会因一个错误的小决定,就让你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但也因这背后可能的代价,使登山成为了一种拥有独特重量感的运动。
在某种程度上,张元植形容登上山巅之途就是在死亡阴影之下,动用自身全部感官与技艺,设法避开那些遭致危机的陷阱,而这样的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回报,至于高处风景与抵达最高点的满足则是额外嘉奖;换言之,若登山成为一个完全可控、百分之百安全的运动,那似乎就少掉了那么一些让人为之痴迷的魅力,「对我而言,正因为登山与死亡紧紧相扣,它也因此与其他运动有决定性的差异。在之中,我们能更切身的体会与咀嚼,何谓生命。」
张元植坦言,很多人会误解这似乎只是个不负责任,将自己置身在风险中寻求刺激的、经过美化的托词,但相反的,经历过这些的登山者才更能体会生命的珍贵与价值,因为对他们来说,登山是更真切认识生命的途径,其媒介就是背后可能发生的死亡,「自开始登山并投入海外攀登以来,随著逐渐深入,难免就有越多认识的人永远留在了山上,问我怎么去看待这些逝去?也许有些沉重,但更多的是祝福。」
此外,脸书《雪羊视界 Vision of a Snow ram》粉专另分享了张元植四年前所写下的一段话:「生命有各种路径与选择,60亿人也许有60亿种人生样态。重要的,是厘清并接受,自己走在怎样的生命之道上。若能无悔,就是一种幸运。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写给不特定受众,不如说是写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