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上周被立委踢爆院内收藏明代「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早于2021年2月打破,故宫随后证实除了「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第一案),包含「清 康熙款 暗龙白里小黄瓷碗」(第二案)及「清 乾隆 青花花卉盘」(第三案)也分别于今年4、5月破损。故宫昨天将前二案的调查报告送交立法院。

 

陈椒华要求故宫公布三案调查报告以及完整监视录影。施智龄摄
陈椒华要求故宫公布三案调查报告以及完整监视录影。施智龄摄

时力党团副总召陈椒华表示,根据调查报告,2021 年2月3日工作人员进入库房例行性整理,打开文物包裹时发现「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破损,初步认定是上次大盘点2012年3月2日到2021年2月3日之间破裂的;但党团接获检举具体指出该碗是由工作人员打破的,院长下令封口,调查过程相关文件全以密件处理。

陈椒华说,3件文物破损,没有1件是故宫主动对外说明,调查报告不但列为密件,连立法委员去函都无法索取,直到舆论压力下前两案的调查报告才公布,故宫应清楚说明调查报告,以及将调查资料列密件及解密的法规依据,免得外界质疑故宫是想隐匿就列密件,扛不住舆论压力就解密。

她指出,现行文化资产保存法只有规定国宝、重要古物灭失、减损其价值时,文化部得废止其指定或变更其类别,并办理公告;所以故宫只会针对国宝、重要古物发生破损灭失时通报文化部,通报层级显然不够。而故宫自定的作业要点也没有规范发现或发生文物毁损灭失时的通报、鉴定调查及对外说明等机制,存在法规上的缺漏。

邱显智指出,故宫文物的提取纪录、保管日志、修复纪录等亟需数位化。施智龄摄
邱显智指出,故宫文物的提取纪录、保管日志、修复纪录等亟需数位化。施智龄摄

总召邱显智表示,故宫现行文物管理仍然采用标签贴纸,展出时将标签撕下,回归库房时候再把标签贴回去,无形中增加文物毁损的风险。此次事件后,故宫预计将编码方式改为一物一盒,以挂牌并结合盒外的 QR code,甚至于利用 RFID 追踪技术,强化库房与藏品管理,时代力量予以肯定,但也应该建立提存文物的标准作业流程(SOP)并全程录影,降低人员操作不当造成文物毁损的风险,有效掌握文物提存情形。

此外,邱显智说明,在台将近60年历史的故宫,过去至今许多资料登载和保存都以纸本文字为主,查找、勾稽不易,有必要将文物的提取纪录、保管日志、修复纪录等等数位化,便于智慧型管理,然而这涉及数位资料库的建立和资安管理,不是单一故宫能力所及,数位发展部也应该一起支援。

党团干事长、立委王婉谕表示,库房动线不明确、作业区混乱,不同职务工作者也分辨不出来,可能是文物毁损背后的人为疏失原因。施智龄摄
党团干事长、立委王婉谕表示,库房动线不明确、作业区混乱,不同职务工作者也分辨不出来,可能是文物毁损背后的人为疏失原因。施智龄摄

党团干事长王婉谕昨天亲赴故宫调阅相关报告,她指出,从调查报告中监视器影像画面明显可见,库房动线不明确、作业区混乱,现场有研究员、办事员、雇员、技工等人负责的职务并不相同,但从衣物或外观上无法明显区分,可能导致作业上的混乱,或有人做非职务内的工作,恐是主要的人为疏失原因。

王婉谕表示,故宫库房的工作环境与流程缺乏SOP,应该用白纸黑字取代过往口耳传授的作业模式,让库房内工作人员都能了解和遵行,降低发生文物毁损的机率。

她最后呼吁,故宫的文物保存不只是故宫的事,政府各部门应通力合作。像是和地震工程中心合作,精进防震设施,才能有效降低地震灾害导致文物毁损的风险。故宫数位化的落实,数位发展部更不能置身事外,当故宫 70 万件文物以及文物管理都逐渐数位化,却没有专业单位协助把关资料库的维护,难保类似「学习历程档案消失」的事件不会重演。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故宫国宝古物审查17年还没完 李永得直言:很奇怪!2周内提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