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人士表示,总结报告完成后,将循行政程序函送立法院议事处,并咨请立法院长游锡堃召集朝野党团协商,由朝野党团推派代表,成立立法院迁(改)建特种委员会进行研议。

立法院现址多年来面临空间不敷使用、建物老旧、违章杂陈等问题,而迁(改)建议题也已讨论近30年,更曾于1990年至1999年间,两度叩关失败。  

游锡堃2020年2月1日就任立法院长后,极力推动改善立法院区现况,也邀集学者专家,在2021年成立立法院「未来国会愿景规划咨询委员会」,期盼国会迁(改)建工作能有个开端。

对于立法院迁建,朝野立委及县市政府共提供26个建议基地,另也有立法院原地改建的提议。

以大台北地区为例,就有16处的建议迁建基地,包括中正纪念堂、土城看守所现址、202兵工厂、华光社区等。  

为此,咨询委员会历经6次专案小组及4次大会审议,将这27处迁(改)建基地,依照达成未来国会5大发展愿景的17项评选指标,进行客观量化评估。  

以5大愿景中的「名符其实的最高民主殿堂」为例,立法院人士指出,该项目就有6项评选指标;其中在用地面积部分,评估标准为是否大于10公顷,还是小于5公顷,或是5公顷以上、10公顷以下,也要避免基地范围涉及环境敏感地区等。 

而在「华文圈宪政民主的典范」,有4项评选指标,其中包括国会与行政的运作,评估重点为迁建基地与总统府及其他各院距离,也要考量维安风险,评估基准是以迁建基地至行政院与总统府的最短距离,越短者可视为维安风险较低。

另外,评选指标也包括立委问政易达性、官员备询通勤。  

「全国人民集游陈抗中心」看重的是公民活动,有4项评选指标,分别是临路条件、可及性、支援性空间及土地使用相容性;在临路条件的评估标准,为保障陈抗便利性及民众进出需求,应有足够的出入道路,以连接主要计划道路或既成道路数量为指标。  

此外,「公民教育的民主教室」、「国内外旅客的参访地标」部分,共有3项评选指标,分别为适宜转型、文化资产及游憩体验。  

立法院人士指出,咨询委员会目前进入最后收尾阶段,会从中选出6处迁建基地及1处改建基地,制作成总结(分析)报告,将于农历春节前提出,作为朝野立委对于国会迁(改)建议题的参考资料。(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