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晚间在脸书发文回忆,小学二年级时,他和老师有这么一段对话:「老师,为什么要有国家啊?」「国家,是为了保护民族繁衍啊!」「那,什么是民族呢?」「民族,就是拥有相同文化与想法的一群人。」

郭台铭说,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这个答案有些深奥。但是,创业近五十年,跑遍世界各地,他越来越能体会这段对话深层哲理,「文化存在的目的,不是让国家变伟大;相反的,文化就是国家的精神与根基!」

郭台铭回忆,经济条件许可后,与先妻林淑如持续推动文化札根工作,协助文化创作与展演活动;而现任妻子曾馨莹过去是舞蹈老师,现在也一直在为推动舞蹈扎根尽心尽力从未间断,郭台铭深信,「没有文化的国家与民族,犹如失根的浮萍」

他指出,以中华文化为底酝,融合原住民、西方、日韩以及新住民文化特色,加上台湾自由民主的创作养分,成就了「多元、包容、创意」的台湾文化特色。曾有位驻外代表跟他分享,在海外推动外交工作真的非常辛苦,办活动,往往还要很努力的邀请政要参加;但是只要邀请国内艺文团队(如云门舞集),经常都是高朋满座、座无虚席,平常请都请不到的达官政要,还会主动洽询索票,携家带眷前来观赏,「文化,真的是台湾最精致的名片!」

郭台铭说,地方政府推动「文化就在巷子里」系列活动,明华园、纸风车、朱宗庆打击乐团,不论在富丽堂皇的两厅院演出,或是社区邻里的公园广场,总是能看到扶老携幼、一家和乐的幸福景色,「文化,更是台湾最美丽的风景」,因为文化,我们看到台湾的独特;因为文化,我们看到台湾的包容;因为文化,我们看到台湾的力量!

郭台铭强调未来他的政府,没有不懂文化的部长。翻摄郭台铭脸书
郭台铭强调未来他的政府,没有不懂文化的部长。翻摄郭台铭脸书

他提及,法国首任文化部长马乐侯(André Malraux)曾说,「法国不是一个文化部,而是44个文化部。」意思是,政府的每一个部会都要有文化的内涵,每一项政府的施政与工作,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传承「法国的文化」。

郭台铭说,自己喜欢文化,更重视文化,因此邀请长期在剧场与戏剧打拚的赖佩霞加入团队,共同为推动台湾的文化发展而努力,他也承诺,未来郭台铭的政府,「没有不懂文化的部长!」未来将让文化价值理念贯穿各部会施政,结合民间资源,「向下培力,走向世界」,让文化成为「阳光、空气、水」之外的生命第四要素。

同时他也宣示,将以七大政策,助推台湾文化的深耕与发展:

第一, 六岁以上学生发放「艺文体验礼金」:「文化素养,国家培力」,建立孩子阅读与艺文使用与消费习惯,是落实「生命四要素」的关键。文化部目前推动的「18-21岁青年发放成年礼金1200点文化币」政策方向是对的,但是远远不足。郭台铭将推动「六岁以上学生发放艺文体验礼金」,可以用于包含艺文展演及文化体验、视听娱乐、图书、文创工艺。从小培养培养文化消费习惯,扎根文化整体实力,促进文化平权。

第二, 「一只手臂的距离」协助艺术文化发展:艺术文化的创作与发展,需要政府与企业的「助推」,但艺术文化绝不能受到政府的左右,甚至为某些政治利益或立场发声。郭台铭承诺,将以「手臂距离原则」(arm's length principle),强化「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的功能,扩大公务预算编列与捐助,提出政策诱因鼓励企业支持,「以艺术为核心价值」,维护艺术的自主性,避免受到政治干预。

 

郭台铭发表文化发展政策。翻摄郭台铭脸书
郭台铭发表文化发展政策。翻摄郭台铭脸书

第三, 助推文创产业,完善上中下游产业链:台湾街头巷尾,更随处可见「知识产权」的结合商品,甚是便利商店都可以看到「宝可梦机台」,「IP魔力」无远弗届。2019年成立的文策院(文化内容策进院)比韩国足足晚了二十年,郭台铭承诺,将加强文策院的功能与资源,加速台湾原本就蓬勃的文化内容,加速迈向「产业化」,健全文创产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并协助业者开发展品,增加文创商品附加价值。

第四, 让台流成为主流,推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国际化:文化是跨国界的,韩国电影《寄生上流》导演奉俊昊曾说,「一旦你克服一寸高的字幕障碍,就会被引入许许多多更动人的电影。⋯⋯我认为我们只使用同一种语言,那就是电影。」随著串流平台(如Netflix)的兴起,只要找到台湾的文本利基(如法律、推理),寻找偶像明星,国家提供资源,协助国际化与行销包装,以台湾丰沛而自由的创作环境,绝对能将台湾推向国际,「让台流成为主流。」

 

郭台铭强调要让台流成为主流。翻摄郭台铭脸书
郭台铭强调要让台流成为主流。翻摄郭台铭脸书

第五, 扩大推动「ESG for Culture」,厚植文化扎根:将「企业促进文化发展」明确纳入国家永续发展实践范畴,是厚实文化建设,确立文化立国重要的一步。经过多年努力。今(2023)年起,上市柜公司投入资源支持国内文化发展,纳入「公司治理评鉴」中,引入更多的企业资源投入文化事业。台铭承诺,将会以更多的租税与政策诱因,并且以丰沛企业的人脉,鼓励企业(不仅是上市柜公司)投入文化领域,让更多不同的可能,因为导入企业活水而实现,发光发热。

第六, 串连文化资产,打造文化观光路径:台湾拥有丰沛的文化资源,包括故宫两院、博物馆群、地方创生、宗教盛会、定目剧,特别明年(2025)是故宫成立百年,结合南北两院,扩增博物馆园区计划。郭台铭承诺将结合这些丰沛的文化资产与资源,打造台湾「文化观光」路径,让观光不仅仅是「夜市」与「小笼包」,更让国际观光客与国旅游客能深入发现台湾文化之美。

第七, 提高层级,落实「文化平权」:《世界人权宣言》提及文化权「人人都有权利参与社会文化生活,并享受科学发展所带来之福祉。」台湾在2017年筹组「文化平权推动会报」,将文化平权补助扩及县市政府。但根据中兴大学赵欣怡教授研究显示,文化部「文化平权」的补助额度,从2019年的548万,每况愈下至2022年的297万,相较于文化部2022年204亿元的整体预算,真的杯水车薪。郭台铭承诺,「文化权即人权」,文化平权不应只是「示范」,将文化平权提升至「行政院」层级,整合跨部会资源真正落实文化平权。他认为,文化立国,不该只是口号,更应该是人民与政府每天的实践。

郭台铭针对文化产业发产发表7大政策。翻摄郭台铭脸书
郭台铭针对文化产业发产发表7大政策。翻摄郭台铭脸书

郭台铭直言,文化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韩国用30年打造今天全球瞩目的「韩流」,自己创业也经过近五十年持续打拚,未来会以恒心与毅力投入文化艺术建设,「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他也相信,根基扎得越厚实,文化的果实也会越甜美。

郭台铭承诺,将组成最懂文化,最挺文化的政府,「将31个中央行政机关,打造为31个文化部」,结合企业资源,尊重艺术文化,扶持文创产业,落实文化平权,让文化成为台湾的骄傲!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民众党2024败选检讨 柯文哲认「蓝白合」致严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