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京华城案历经峰回路转,昨遭裁定羁押禁见后,送往台北看守所。矢板明夫认为,虽然还不能判断这个案件最终会是什么结果,但从今以后,官司缠身的柯文哲要满血复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北院今天的决定意味著,在台湾政坛上演了10年的「柯文哲剧场」落下了帷幕。

对此,矢板明夫也提出几点观察:

第一、台湾地方首长的权限似乎有些过大。监督与制衡的机制并不完善。今天法院裁定理由指出,柯文哲在担任台北市长期间,故意违背法令「致使共犯沈庆京之京华城一案,获不法利益二百余亿元」。

 

他提到,日本行政首长的权限不大,能上下其手的空间有限,涉案金额换算成台币大多是几十万、几百万。如果出现上千万台币,那就会成为全国瞩目的大案。柯文哲这次的京华城案,涉及两百多亿新台币,可谓天文数字。

为什么在众多台北市官员、以及都市计划委员会的成员都认为有违法嫌疑的情况下,市长可一意孤行?议会的监督机制为什么没有起作用?这几年,宜兰县、新竹县、桃园市等地的现任或前任地方首长,也都卷入了弊案。或许,是制度上出了问题,要如何改进,值得大家探讨。

柯文哲被送往土城台北看守所。庄宗达摄
柯文哲被送往土城台北看守所。庄宗达摄

第二、政党不应该不务正业。这几天围绕著柯文哲案,民众党数次发表声明,一直主张柯文哲遭受了「司法不公平对待」,还痛批检调单位「极力罗织罪名」。这种态度非常不可取。在民主国家,政党的目的是「取得政权、实现政治理念与政策」。而判断一个人是清白、还是有罪,则是司法机关的专业。政党不应该越俎代庖、先下结论。「尊重司法」是基本常识,煽动支持者挑战司法、否定司法的做法,是不成熟的表现。

第三,民进党也要反省。以柯文哲为首的民众党主要干部,有好几个人曾经在过去的选举中,因为被民进党礼让,趁机扩大了其政治资本。现在看来,他们的政治理念、做事方法、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民进党追求的价值几乎完全相反。
为了追求眼前的选举结果,放松了对理念的坚持。识人不明、养虎为患,形成今日的乱源,民进党难辞其咎。

大批媒体守候在法院车道上,纪录柯文哲搭囚车送看守所的一刻。庄宗达摄
大批媒体守候在法院车道上,纪录柯文哲搭囚车送看守所的一刻。庄宗达摄
北市警方动员了400警力,维持法院安全。庄宗达摄
北市警方动员了400警力,维持法院安全。庄宗达摄
延伸閱讀:柯文哲上铐收押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陈佩琪愈说破绽愈多!吴思瑶吁她低调「潜在被告可能隔空串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