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国家新创奖26日举行授奖典礼,本届共评选出196组获奖团队,报名参赛团队为近3年来最高。本届获奖的台湾团队中,长圣生技的「CAR001:应用异体细胞治疗实体肿瘤之细胞疗法」关键技术已在台湾、美国均取得Phase I、IIa临床试验执行许可;倍智医电的「倍利肺部影像辅助判读软体」有效提升医师20%检出率,已取得TFDA智慧医材许可证,并已获海外订单。第16届得主、由台湾大学教授康仕仲领军创业的智龄科技,五年来估值已成长近9倍,也获得本届唯一最高荣誉--国家新创永续典范奖。
主办单位生策会/生策中心(以下简称生策会)指出,创业募资一向是耐力赛,尤其是研发、临床试验阶段成本极高的生技医疗业,更需要资源挹注。国家新创奖举办21届来,透过领域专业评审的眼光与评析,点亮台湾的生医新创团队聚光灯。本届新创奖评审横跨部会、医界、科研、产业、创投、智财权、财会等领域,共有85位。
国家新创奖助攻生医新创 资本总额逾近238亿元
国家新创奖目的在于发掘生技医疗企业团队、学界、医界的新创技术价值,连结投资者资源,让生技医疗产业创新技术的商化价值能落实与放大。新创奖评审总召集人、生策会副会长杨泮池表示,新创奖举办以来,已评估超过2,800 项技术,其中从学校和生医界推进成功创业的已经有178 家,资本总额近 238 亿元台币,其中1/3的公司资本额达1 亿、16 家资本额超过5 亿元。
历届新创奖的Demo Day,挑选分数优异的获奖新创团队上台发表,邀请指标投资公司出席,现场评估、回馈团队,历年参与投资的业者包括富邦金控、华南金控、纬创资通、友达集团等24家,显见新创奖获奖团队的技术应用潜力和极高的投资价值。
杨泮池指出,在过去 5 年中,已经有 39 家团队站上这个舞台,成功募资高达 18 家,募资总金额超过 50亿元以上。其中,4年前从中研院技转出来的新析生技,团队从零开始到募到近10 亿元资金,研发的显微光标靶仪也成功打进国际市场。
本届获选于Demo Day发表的新创团队共有10组,除了已积极进军国际的长圣生技、倍智医电等,还包括生技制药与精准医疗领域免疫功坊的「创新脂肪酸束平台应用于超长效型胜肽药物开发」目前已有两项药物进入一期临床试验,目前成效良好且无副作用;智慧医疗与健康科技领域的康统医学科技「医瓦士(EVAS) - 智慧手术AI虚拟助手」,具备深度医疗知识与 AI 技术,手术中提供即时语音提示医生,即时生成病历,日本证实能节省近半时间。
本届Demo Day也有多组临床医学研发团队发表,如花莲慈济医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荣坤团队的「长效型GP-01玻璃体注射疗法: 视神经损伤治疗之突破性技术案」、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骨科部主任吴孟晃团队研发的「创新即时透视血液屏障之内视镜光学及智慧影像分析系统」、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特聘教授陈震宇团队、神瑞人工智慧研发的「脑震荡症候群人工智慧辅助决策系统」等。
Demo Day上并邀请到国内重量级投资专家,包括汉民科技副总胡瑞卿、广达电脑首席顾问谢耀方、友达智慧医疗事业群总经理廖世宏,当场评估与回馈Demo Day上的新创团队,后续挹注资源可期。
学研、临床新创最大赢家中医大体系、长庚体系
生策会指出,本届参赛团队数目为近三年最高,在企业、国际、初创、学研、育成及临床新创等六大组别中,企业新创参赛队伍总数也是近三年来参赛数目最多的一组。最后获奖的团队中,以专业领域类别分析,196个获奖新创团队技术类别,以生技制药与精准医疗占比22%为最高,其次是智慧医疗与健康科技占15%,第三则是创新医材与诊断技术占13%。
台湾的医疗品质受国际肯定,许多医学院体系发展出不少领先技术。历届新创奖不乏医院体系参与,本届获奖件数最多的单位,分别是中国医药大学与附医体系、长庚医院体系,两者各有14件获奖,双双并列最大赢家。其次是阳明交大的9件,第三是台北医学大学8件,都显示了台湾医学界丰沛的研发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