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解约的预售物件,从签约到解约,平均约77天,大约为两个半月,不排除是看到实价揭露后,和同社区其他买家比起来,买价偏高,加上央行祭出限贷令,担心后市不乐观,因此反悔解约。

进一步观察第七波信用管制后台中的解约案件,平均总价达2616.3万元,比整体预售屋交易的1984.3万元多632万元,平均单价较今年预售屋均价高约2成,平均总价更比今年的预售屋整体平均多了超过30%,突显解约买家,多因买贵而反悔。

 

 

 

张旭岚指出,预售屋契约的违约条款,多半会约定除非发生无法归责于买卖双方的特殊情况,否则任何一方主动要求解约,需赔付最高15%的违约金,所以对买方而言,若取得价格与市场行情差距不大,通常不会贸然解约;而台中在限贷令后的解约案件,不论单价还是总价,均价都超过预售屋平均价格15%以上,甚至高达三成,在买贵的损失高于违约的情况下,消费者更坚定想解约的念头。

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资深经理陈定中表示,打炒房后的解约案件,以三类型的交易为主。首先是「中坪数换屋宅」,因换屋族争取高成数贷款附有但书,不利换屋规划,使换屋族暂时退场;其次是「大坪数豪宅」,由于贷款上限下修到仅剩3成,压缩资金弹性,使买家打退堂鼓;第三为「蛋白高价宅」,部分外围蛋白区机能仍待发展,但房价已提前反应,后续涨幅相对有限,也让蛋白区高价宅的买家选择解约淡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湾房屋全年诞生超过50位千万经纪人 2024年5店业绩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