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表示,台湾的美国商会发表《2023台湾白皮书》,认为台湾能源转型进度远远落后,影响产业发展,冲击国家安全。无独有偶,台湾企业用电大户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在股东会上谈及2025年是否会缺电时,语带无奈地表示,「政府说不会缺电,我们只能相信。」可见电力问题,已经成为投资信心的关键疑虑。

他说,这个疑虑,没有因为赖副总统说紧急时可以重启核能发电而消失。事实上,说紧急时可以重启核电是谎言、是欺骗。原因很简单:像核一和核二这种除役机组重启的技术和法规,所要求的程序,正常需要长达3至4年,就算全力突破,也至少要2至3年才能完成,怎么可能作为紧急时的备用能源?

郭台铭认为,电力供应是工业和各行各业投资与发展的基础,没有稳定的电力供应,各行各业都会受到致命的影响。民进党能源政策承诺过的保证有3项:一、废核却不缺电;二、不涨电价;三、绿电到2025年达到20%,7年多下来的检验,以上3项保证全部跳票,台湾经常停电跳电,电价大调涨,绿电现在只做到约8%。

郭台铭呼吁民进党不要再骗了,让我们勇敢面对事实,除非调整能源政策,台湾的各行各业在未来都面临极大的风险。

我们该做的事,就是现在就做决定,落实公民投票「以核养绿」的决议,和日本一样恢复使用核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再生能源以及其他能源新科技的发展。

郭台铭表示,他对台湾电力供应的看法是,应该有一个短中长期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是短期方案,也就是未来3年,应该要让核三延役,另外突破各种技术及法规上之困难,争取核一、核二能在最短时间内重启运转,这样可以增加大约15%的电力供应。

有了短期措施,就可以稳住阵脚,争取到时间,来做中长期的规划和推动。在中长期的规划里,有几个原则我们必须把握:

1、台湾90%以上的能源要靠进口,万万不可因为意识形态而舍弃任何一种重要能源,包含核能在内。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把核能当作是能源供应和气候变迁解决方案里面的一个重要基础;2022年欧洲议会已将核电列为绿能。

2、依据民进党政府的目标,燃气将占全台发电一半,燃煤占三成,这是一件不对的事,燃气和燃煤一样会产生温室气体,而燃煤还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一定要把这两个的比率降低。

3、关于核四,不同的角度,各有不同的看法,争议很多,但新核电厂在其他国家也曾经有过争议。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原来属于非核派,当选后召开审议民主大会,由全国随机抽出数百位公民,就正在兴建中的两座核电机组进行讨论,公民会议的决议是,这两座机组属于最新的设计,比较安全,而且已经进行一半,如果废除,浪费纳税人的钱,所以最后决定继续兴建。我认为,台湾可以用类似的机制,召开公民会议,邀集不同立场的专家来辩论,看大家能不能得到共识。有了共识,我们就照共识走。

4、关于新能源技术,其实不只我曾经提过的小型核电厂,还有地热,也有潮汐发电,和海洋温差等。我们应该和世界上顶尖的厂商合作,找出台湾再生能源的所有潜力。

5、关于小型核电厂,例如熔盐式核反应炉,确有高效能、低风险、低废料的前景。其他新发展,例如核融合,技术瓶颈更高,但如果成功,会更有革命性。
陆、我们可以创设实验场,让全世界最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厂商,来到实验厂内设置示范模型,然后我们选择其中最有效能、最安全的来谈合作和投资。这项工作如能成功进行,会和当初工研院派人到美国RCA学习制造积体电路,后来开花结果一样,台湾会变成很大的受益者。

他认为,无论在中长期我们如何选择,必须确保3大点:1、不缺电;2、合理电价;3、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郭台铭认为,这才是台湾正确的能源政策。相信,依照以上提出的原则做规划,台湾才有可能逐步达到气候变迁零排放的国际要求。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泥所属和平工业港 获国家环教奖企业组最高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