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外媒日前报导,中国正计划采取大规模措施重振疲弱的经济,包含可能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规模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发行约人民币(下同)1兆元(约新台币4兆3000亿元)的特别国债,以及放宽房市限购措施等。

不过,目前可见的相关刺激经济措施,主要是中国央行20日宣布调降指标利率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对购房者减轻置业成本是好消息,除此之外尚未宣布大型救经济措施。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告诉中央社记者,政府能使用的手段很有限。以往遇到经济下行就会使出刺激手段,譬如2008年中国政府就花4兆元投入基建,现在已经不太可能这么做,因为「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建设)趋近饱和,高铁也一直亏损,很多投资并没有效益。

他的看法很悲观,认为现在政府能做的主要就是减税,以此减轻企业负担、吸引企业;政府也应当稳住外企,但受到地缘政治影响,加上其他国家表现得更具竞争力,当前要稳住外资很困难,产业链转移持续进行中。

日前官方公布的5月份经济数据已经反应经济不佳的状况,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再创新高至20.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成长不如预期,1至5月的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甚至负成长,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的降幅也在扩大,贺江兵直言,5月的GDP年增率「一定是负的」(中国每季公布一次GDP)。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撰文指出,投资增速放缓、消费恢复疲软、工业生产下行,5月的经济数据更反映出内需疲软,经济修复内升动力不足的问题,企业、居民和政府三大部门对于经济的支撑都在转弱。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5月时曾撰文论证,近年增加消费对于中国经济成长的驱动作用高于增加投资,因此,现阶段把恢复和扩大内需摆在优先位置具有重要意义。北京20日也召开「恢复和扩大消费」调研协商座谈会,由中共之外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献策。

但摆在眼前的困难是,民众对未来景气不看好,不预期薪资增加,甚至担忧被裁员,于是不敢消费,预防式储蓄。相对于已开发国家的社会福利较完善,中国民众也必须更透过储蓄为自己留后路。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1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表示,政府正在研究经济形势。但没有提供具体细节。(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华纸导入AI提升科技含量 6月所有纸品涨5%但7月及Q3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