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同集团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包括大同、主机板与电脑销售的精英、电子零组件与背光模组制造与销售的福华、系统整合公司大世科。2023年除了福华亏损外,另外三家公司都有获利。然而,时代骤变,原有经营模式不足以让百年巨人重新崛起,而且,大同集团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什么?恐怕多数人都说不清楚。

新团队入主大同1000天,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如今似乎露出曙光,四大股东是否真的能让百年老店重新发光,投资人都好奇。大同的四大股东达成共识,朝自己有兴趣的专业领域各司其职,推动集团转型;然而,随著股票市场爆出大量,市场也开始有大股东各自盘算的声音出现。无论如何,百年大同是否真能再起,四大股东的想法至关重要,值得后续密切观察。

大同旗下电力变压器与配电变压器全系列产品,取得北美认证,有资格争食美国基建需求,大同内部定调2024年为美国变压器市场元年,目前已接获订单,拚年底前出货认列营收。

最新一期《财讯》双周刊制作「大同变局幕后」专题,透过四大股东的互动及大同王光祥、精英钟依文及大世科沈柏延的专访,完全解构大同集团转型之路的虚实;同时也评价集团四家公司的投资价值。

2020年大同经营权变天,市场派成功入主;起初的大股东为三圆建设董事长王光祥、台商郑文逸,2022年再引进另两大股东,包括西门町大地主吴振隆,以及精英电脑前董事长蒋东濬,形成四大股东共治局面。

新势力入主老字号公司,在陆续更换了两位董事长之后,2021年,王光祥自己披挂上阵担任董座。总经理则是换了六任,去年6月,大同的执行副总经理沈柏延接下第七任总座,自此暂别频繁的人事异动。王光祥对《财讯》回顾1000天的治理经过。他指出,三年多来为前朝亏损伤透脑筋,「四位股东都没有领薪水。」

市场派从入主第一季,大同就开始赚钱,却因为前公司派用特别盈余公积弥补累积亏损,大概250亿元,按照金管会规定,必须先弥平特别盈余公积,才可以发放股利。因此,新团队在接手后先处理华映,今年卖掉芙蓉大楼后,财务结构将会大幅改善。

财讯提供
财讯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LINE新增可疑语音查证功能 这些主题假讯息最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