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研究,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能将成长 6.4%,原因为晶片在终端的需求复苏,加速了先进制程和晶圆代工产能扩增。勤业众信观察,高科技产业已逐渐带动邻近的捷克等中东欧地区增强供应链韧性,并以其优越的地利位置、发达的制造业基础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企业的目光。

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全球华人服务负责人陈俊宏资深会计师表示,2023年9月欧盟晶片法案(EU Chips Act)正式生效,预计投入430亿欧元,并与台湾、美国、日本和韩国等战略性伙伴合作,打造专属的半导体生态系,以确保供应链安全。中东欧作为亚洲与欧盟市场的门户,且欧盟地区间贸易便利,能就近供应欧洲主要市场。

国际半导体大厂已陆续有在德国、波兰等地投资设立据点,电子制造及汽车供应链厂商也相继进驻,形成新的产业聚落。另外,台湾国科会在上个月宣布将在捷克布拉格设立台湾第一座IC设计海外训练基地,协助台湾企业布局欧洲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平台,亦深化了台湾与欧洲的科技合作。高资本及高技术密集的产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建议要全盘了解与审慎评估多项因素,包括当地投资优惠、是否具有完善的基础建设、足够的人才资源及健全的供应链,降低投资风险。

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税务部资深会计师李嘉雯建议,预计投资欧洲地区的台商需进行投资地点、当地投资限制、资本额、资本投入方式、当地租税优惠/补助及投资架构设计等多面向评估;投资架构可善用台湾与欧洲16地区的租税协定,以适用优惠的扣缴税率;此外,亦须考量台湾CFC法令上路及各地对经济实质之要求,简化控股架构。

台湾总部亦须特别注意前往欧洲投资时外派人员政策,及在欧洲构成常设机构的风险等。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各地也逐步导入全球最低税负制,在申请租税优惠及补助时,不可不多加留心及评估有效税率,并思考因应措施以利尽早布局。

勤业众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财务顾问服务营运长潘家涓提到,近年在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带动下,中东欧地区的经济影响力不容小觑。行政院国发会在2022年即设立基金促成多起成功投资案,但其实不少台湾重要电子、自行车、电动车制造商提早布局中东欧。

综观过去十年,相较于西欧,匈牙利、波兰、捷克因拥有较低廉的人力生产成本,再加上政府支持自身的基础建设,成为台商前进欧洲的重要跳板。观察台湾企业的营运模式,主要作为邻近市场的生产制造基地,通常是透过收购或直接投资建厂,当然也不乏将其定位为销售据点或区域总部,例如鸿海在捷克成立区域总部,巨大则把波兰当作东欧市场的主要销售据点。

面对逐渐回温的投资环境,中东欧成为全球投资热点的态势逐渐明朗,但受到乌俄战争的影响,中东欧的人才可得性、地缘政治及法规限制所带出来的风险亦逐渐显明。因此,建议台湾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时应秉持审慎乐观态度,适当把握各地纷纷释出对台友好政策的时机并善用金融工具,以抢得进入欧盟市场的先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华纸导入AI提升科技含量 6月所有纸品涨5%但7月及Q3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