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研究显示,大约15%的受试者每天都会经历耳鸣,而耳鸣可能会对一个人的生活影响很大。许多人的一只或两只耳朵都可能有耳鸣的状况,也就是感觉听到别人没听到的声音。耳鸣的声音可能有许多种形式,但最常有人描述的声音是响铃声,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耳鸣的症状和经历因人而异,个人的状况也可能有所变化。耳鸣会影响人的整体生活品质,例如,扰乱睡眠、注意力或听力清晰度。加深对耳鸣理解的第一步是更加了解谁有耳鸣的经历;长期而言,不同人以及个人自身的经历有何不同;潜在成因;以及管控耳鸣的方法、这些方法感觉起来的效力。

研究还显示,77.6%的受试者在生活中经历过耳鸣,而且有许多人每天耳鸣的盛行率随著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相较于18-34岁的受试者,55岁 (含) 以上的受试者每天耳鸣的可能性高达3倍。此外,相较于女性,男性受试者回报每天耳鸣的情况多出2.7%。然而,男性表示从未经历过耳鸣的比例多出4.8%。在Apple Hearing Study,受试者回报主要尝试了三种方法来缓解现有的耳鸣:使用噪声机 (28%)、聆听自然声音 (23.7%) 和练习冥想 (12.2%)。少于 2.1% 的受试者选择认知和行为疗法来控制耳鸣。

耳鸣成因复杂,因此没有保证预防耳鸣的方法。不过,采取听力保护措施和控制压力程度,有助于降低耳鸣机率。在这项研究中,受试者表示「噪音创伤」,也就是暴露于过多噪音中,是耳鸣的主因 (20.3%),其次是压力 (7.7%)。大部分受试者都是经历短暂的耳鸣,而有 14.7% 的受试者表示经历持续性耳鸣。55 岁 (含) 以上受试者回报的耳鸣持续时间随著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55 岁 (含) 以上受试者当中有 35.8% 经常耳鸣。男性受试者经历持续耳鸣的情况比女性多出将近 6.8%。

至于耳鸣程度,大部分受试者的耳鸣微弱,有34.4%的受试者耳鸣状况明显,有8.8%的受试者耳鸣非常大声或超级大声。10%的受试者表示,他们的耳鸣症状干扰听力清晰度的程度中等或完全干扰。除了问卷调查以外,经历过耳鸣的受试者也透过app完成声音测试,根据他们所经历的声音类型和品质,来更适切地描述自身耳鸣经历。大多数受试者将自身耳鸣描述为纯音 (78.5%) 或白噪音 (17.4%)。将自己的耳鸣描述为纯音的人当中,有90.8%表示音调是4 kHz (含) 以上,类似于鸣禽的叫声。此外,将自己的耳鸣描述为纯音的人当中,83.5%表示自己的耳鸣是单一音调,16.5%表示是茶壶的声音,也就是一种高音调的哨声。

将自己的耳鸣描述为白噪音的参与者当中,57.7%表示声音如同静电噪声,21.7%表示是蟋蟀声,11.2%表示是电流声,9.4%表示是规律跳动声。

受试者在「研究」app 中完成问卷调查和app的声音测试。苹果提供。
受试者在「研究」app 中完成问卷调查和app的声音测试。苹果提供。

对此Apple也分享如何透过苹果装置中的功能来保护自己的耳朵。如透过Apple Watch中的「噪音」app可以在用户音量超过WHO建议的标准时显示提醒,Apple Watch用户还能在戴著AirPods Pro和AirPods Max时从表面上看到环境音程度降低的情形。或是透过AirPods Pro的「主动式降噪」功能使用麦克风侦测外部声音,然后发出抗噪声音在使用者听到外部声音之前将其抵消。

若是用户想要设定耳机音量限制,可以透过「设定」>「声音与触觉回馈」 (适用于 iPhone 7 及后续机型) 或「声音」 (适用于早期机型)。>「耳机安全性」开启「降低高音量」并拖移滑杆至偏好的分贝等级。

Apple Watch上的「噪音」app 可以通知使用者;iPhone上的「健康」app可以追踪使用者接触声音音量的记录。苹果提供。
Apple Watch上的「噪音」app 可以通知使用者;iPhone上的「健康」app可以追踪使用者接触声音音量的记录。苹果提供。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5月手机热销排行榜 iPhone让出冠军宝座 卖最好的是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