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𫓹认为,WWDC结束后,苹果将不再被视为AI产业的落后者,AI将在苹果的主要应用程式无所不在,用户介面设计优势将充分展现,Siri的改善是最大卖点之一。郭明𫓹表示, 与OpenAI之类公司的合作可能主要是AI Wrapper模式,不过,装置端大语言模型因iPhone 16的8GB RAM限制难超预市场预期。长期来看,正向看待苹果对AI的投资有助于硬体换机潮与服务业务,但短期内可能不容易看到AI对营收与利润有显著帮助。

郭明𫓹汇整投资人7大提问:

第一,市场如何看待WWDC 2024?市场期待Apple能重新定义装置端AI的使用者行为并带动硬体换机潮。Apple股价过去数周持续上涨,显示市场对WWDC 2024持正向态度。

第二,Apple的硬体产品出货能否在推出AI服务后重返成长趋势?判断方式是AI服务是否具备「独特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OpenAI推出的macOS桌面端ChatGPT为例,虽较Windows桌面端领先推出,但因不独特 (功能与网页端几乎相同),优势又不可持续 (今年稍晚就会有Windows版本),故macOS桌面端ChatGPT对Apple硬体出货成长并没有帮助。

热门新闻:WWDC 2024全球聚焦iOS18 AI加入 发表前先推出一彩蛋

第三,iOS 18的AI功能是否有助于iPhone换机需求?最新的供应链调查显示,2024年下半年iPhone 16出货量将同比下降约5% YoY (vs. 2H23 iPhone 15出货),可能意味著Apple目前认为iOS 18对换机需求帮助有限。WWDC结束后,Apple是否会因市场反馈而改变出货预估值得关注。

第四,Apple的服务业务能否受益于AI服务的推出?装置端AI难以对用户收费,而云端AI或云端与装置端整合的AI更有机会。相比AI带动硬体换机需求,说服Apple既有生态内的用户为高品质的AI服务付费更为容易。

第五,Apple将推出哪些类型AI服务?可能包括:Siri体验显著改善、AI强化应用程式(翻译、搜寻、照片编辑、文书处理等)、整合如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以强化网路搜寻服务,以及整合应用程式内的聊天机器人/AI(使用应用时无需切换到浏览器便可使用AI)。

第六,与OpenAI之类的合作能否提升Apple竞争优势?许多投资人对这种形式的潜在合作期待很高,但还是要看合作方式与产出。以上述的macOS桌面版ChatGPT为例,这也是一种Apple与OpenAI的合作,但对Mac的出货量毫无帮助。

重点在于合作推出的AI服务/功能,是否具备「独特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这就意味著与Apple合作的厂商,必须在某种形式上与Apple是独家合作,而且Apple也能部分参与控制合作厂商大语言模型的研发进度,以确保服务品质与未来升级。否则,任何合作所推出的AI服务/功能,都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优势也无法持续。但对类似OpenAI这样的领导厂商,上述合作条件是很难接受的。另外Apple也必须考虑到,如果跟类似OpenAI的企业有比较深层的合作,合作开发的AI服务/功能在某些市场 (如:中国) 或有无法使用的风险。

从上述推论看,Apple与OpenAI之类的厂商合作,比较可能仅停留在「AI Wrapper」的层次 (Apple设计app的使用者介面,实际推理靠合作厂商的AI模型与算力)。以Apple的设计能力,一定能做好AI Wrapper的用户体验 (如设计良好的介面、便利使用等)。

第七,Apple是否正在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最新调查显示,Apple正在开发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包括云端和装置端,但WWDC 2024可能不会有开发进度显著优于市场预期的成果宣布。云端大语言模型的训练需要更多时间,而目前装置端大语言模型的开发则受限于iPhone 16的8GB RAM。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台湾人力缺口2040年达50万人 经长郭智辉「草船借箭」国外招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