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曾经风光
本月初,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宣布将联合再生能源股票纳入退场机制。联合再生能源随即发表声明,指出国发基金已完成其阶段性任务,并强调将持续秉持诚信、创新与永续经营的理念,深入耕耘能源产业,期待未来与更多策略投资伙伴的合作。
联合再生能源成立于2018年10月,由新日光、昱晶及升阳光电三家公司合并而成,并以新日光为存续公司,至今已6年。洪传献指出,当时凭借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优势,将太阳能电池产品销往欧洲、美国、日本和中国的模组厂,再由这些厂商将产品卖给终端用户。
「老实说,那段时间我们的确风光过一阵子,从2005年到2008年,三家公司几乎每年都能赚取一个股本的利润,直到中国将太阳能产业纳入国家主要政策。」洪传献回忆道。当时中国政府大规模补助,导致产能暴增;此外,德国一家太阳能企业将设备授权给中国,使其企业能迅速进入市场。随后,中国企业以更低的价格复制设备,无视专利权,结果造成市场价格崩盘,最终该德国公司也无法支撑而倒闭。最终,太阳能产业也一度变成民众、媒体口中的惨业。
洪传献表示,若当时去拜访这些中国企业,会发现工厂里操作的设备大多是台湾过去的技术,业务人员则多是新加坡或香港人,加上政策的支持,这使得中国太阳能产业发展极其迅速,反过来给全球产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包括欧洲和美国的太阳能公司几乎都倒了一片,日本则专注于高品质品牌的发展,虽然能撑一段时间,但像Sharp这样的日本电子巨头最终也不得不紧缩业务,结果剩下的只有台湾在艰难环境中生存。
洪传献坦言,「其实,我们也应该得到一些鼓励与尊敬,因为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挣扎了这么久,仍然能继续存在并经营这个领域。」因此,为了集结资源,3家公司决定合并,成立如今的联合再生能源。洪传献提到,配合当时政府的新能源政策,原本希望在3到4年内转亏为盈,但实际执行中遇到重大问题。2018年合并后,联合再生能源的总产能达到5GW,但台湾市场需求却仅约2GW,这使得公司花了数年进行调整与瘦身。洪传献强调,直到2022年,随著设备折旧和产品组合调整,公司终于转亏为盈,加上市场需求开始回升,归属母公司的净利达到新台币9.94亿元,显示出公司确实具备获利能力。
然而,2023年受到通膨及国内选举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状况不如预期,导致产能利用率下降。加上当时有许多公司高层退休,洪传献也透露,自联合再生能源成立以来,他一直在思考如何推动公司经营发展,并认为是时候启动转型计划。
相关新闻:壹苹头家|联合再生董座洪传献:从文学梦想到科学发现 意外的「猫奴」温馨生活
启动公司转型计划
身为联合再生能源新团队成员之一的副总经理陈孟秀指出,公司的定位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制造业,但随著产业面临挑战,为了持续发展,必须将重心扩展至更广泛的能源领域,包括光电案场、绿能与储能等。这些领域早已投入,未来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陈孟秀强调,联合再生如今不仅仅是一家太阳能公司,还致力于将更多元的能源整合至业务中,并加强人才培育与伙伴合作,推动企业转型。
随著2023年公司高层的退休,这也为经营带来新的契机。洪传献说明,联合再生能源需要更多创新思维,招募了新血,这些新成员不受传统制造业的束缚,对能源产业有全新且灵活的理解,这将对公司的发展十分有利。
面对公司未来相当期望的储能业务,未来能源供应扮演重要角色,陈孟秀认为这是公司转型的良机。随著全球与台湾能源政策走向净零碳排,联合再生能源具备相当大的潜力,结合过往经验与新专业人才,这是联合再生能源向前迈进的重要时刻。
产业仍相当严峻,但是不会放弃
洪传献认为,这个团队的运作已经有一段时间,相信这个团队正在朝正确的方向前进。陈孟秀补充,看到台湾政府在能源政策上非常积极,努力为台湾产业与世界接轨,但也坦言政策落实仍需更扎实,「在台湾,政治和选举常耗费许多政策的推动力,我们希望能源政策的实施能更加稳固,减少政治口水的干扰」。
陈孟秀也期望,能源政策应超越政党之间的斗争,不应因谁当政而改变。这不仅是产业需求,也是全球趋势。随著AI的发展对电力和绿电需求增加,这与全球净零排放的目标密切相关。公司如何与世界接轨,需要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政府政策也应更灵活以因应这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