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涨后房价购屋族不埋单,导致高雄房市在去年下半年起陷入僵局,市场呈现「虎头蛇尾」,也就是上半年热络,下半年冷清,而新屋买气也难幸免。依据高市地政局揭露「建物第一次登记后第一次所有权移转栋数」也就是新成屋过户数,高雄从2021年1万3913户,去年大幅衰退仅剩1万64户量缩27.6%。而2022年建物卖卖移转栋数3万7117户,也较2021年4万4987户衰退量缩17.3%。然而经统计从2015年起,高雄新旧屋交易量长期维持3比7,中古屋房价涨跌往往更能反应整体市况。

高雄市历年建物买卖移转栋数与新成屋交易占比
高雄市历年建物买卖移转栋数与新成屋交易占比
高雄市历年中北部购屋客层置产户数
高雄市历年中北部购屋客层置产户数

2021年下半年起高雄因台积电效应导致中北部投资客进场抢房,然而客层多属买预售屋,对成屋市场交易影响有限。依地政局揭露,高雄去年登记属「中北部」购屋客群成交仅1738户,当中北客1241户;中部客497户,占全市全年成交4.7%,换言之每百户不到5户,而总量仅1738户更创下2013年起,近10年新低,数据显示「南屋北卖」就实务上成交比重不高。

近2 年高雄区分建物各类屋龄平均成交单价
近2 年高雄区分建物各类屋龄平均成交单价

依实登揭露,过去2年高雄市区分建物不分屋龄房价均出现大幅上扬,当中屋龄0-2年新成屋,每坪成交均价从2021年24.72万元,提升到去年29.79万元,房价增幅2成,而无论屋龄2-5或5-10年新古屋,房价均价落在28.65-29.50万元,与屋龄2年内新成屋落差有限,该现象主因是新成屋供给有限,让不少购屋族转向屋龄新颖新古屋住宅,较为明显案例就是屋龄3年位于大顺百货商圈大楼「享京城」,出现多户成交4字头转售户,单坪甚至成交高达52.25万元。

新成屋供给量少,导致无论市区或市郊全面预售化,依「龙悦广告」长期数据统计,高雄目前待售屋新成屋与预售屋比,长年维持在15与85%,而预售屋房价高低也直接影响整个高雄新屋房市脉动,然而台积电效应让各区预售屋出现今日区域天花板成交价,成为明日代销承接新案地板价,各区房价不断垫高,导致目前已出现郊区全面挑战3字头;市区则为4-5字头行情。当中农16特区「远雄PARK16」、美术馆特区「美术1号院」、汉神巨蛋商圈「浤圃巨星」及盐埕商圈「港湾1号院」,均已出现5字头小宅成交,建商透过控制坪数,压低总价带,让购屋族买得起住宅。

近 2 年高雄市预售屋区分建物平均成交单价
近 2 年高雄市预售屋区分建物平均成交单价

依实登揭露统计18个近年来大楼、华厦与电梯公寓供给较多行政区,高雄2022年预售屋每坪成交单价31万元,较2021年24.8万元,呈现涨幅25%,当中各行政区房价涨幅最大落在盐埕,去年每坪成交单价均价45.68万元,相对2021年27.74万元,涨幅64.7%,主因是兴富发总裁郑钦天个人推案「港湾1号院」出现近400户实登,该案每坪均价单坪逼近48万元,最高达56.5万元;另冈山近2年房价涨幅55.7%,主因是达丽建设推出预售案「达丽双子星」,实登最高单价成交突破39万元,另桥头、楠梓、仁武、凤山与大社则出现预售屋房价有3成涨幅。

2021-2022 年高雄总申报开工数
2021-2022 年高雄总申报开工数

台积电效应让高雄房价基期大幅上扬,也让建商积极布局未来房市,即便去年下半年起,全台房市出现买气停滞,但对建商而言因产业建设密集,加上房价垫高,因此更具信心申报开工看好未来(部分小型建商则是因央行限期开工压力)。统计高雄市与大高雄两大建商公会,去年申报开工全市高达3063.4亿元,当中大楼突破2634.6亿元,透天则有428.8亿元,创下史上最高申报开工总销额。2022年会员申报开工大楼为2万1145户,相对2021年1万7017户,增加超过4100户,增幅24.2%;而透天去年申报开工2616户,相对2021年2390户则增幅9.45%。

2021-2022 年高雄市总申报开工住宅户型
2021-2022 年高雄市总申报开工住宅户型

高雄申报开工首次突破3000亿元来到3063亿元,在大楼总计2万1145户中有2万661户属住宅,占比97.7%,办公室与店舖开工仅总量2.3%。而大楼住宅申报开工房型,1-3房占比93.8%,4房与4房以上格局仅6.2%,全市未来推案呈现小宅化,2022年高雄大楼「住宅」申报开工2万661户,相对2021年1万6749户,出现量增近4000户,增幅23.35%;当中1房申报开工略为减少,2-4房均出现提升,尤其是2房从2021年6297户提升到去年8816户,年增逾4成,另3与4房则年增18.39%与22.36%。

2022年高雄房市虎头蛇尾,但今年至今尚未看见买气曙光,台经院报告指出,「不动产业大环境利空频传使得房市信心面受到干扰,造成投资客持续退场,自住客购置房产评估时间亦有所拉长,显然房市景气仍保守以对,至于未来半年,有鉴于国内GDP持续趋缓、房贷利率已逼近2%、平均地权条例修正案三读通过、房市新增供给递增等不利因素,导致短期房市前景尚显混沌不明。」另《平均地权条例》3读通过未来限制换约转售,让整体市场出现观望期拉长,但中央基于「信赖保护」原则,以及保障财产权法理,「预售屋或新建成屋买卖契约」换约将不溯及既往,该条件将让投资客不急于抛售,市场出现已售出预售屋与目前贩售预售屋竞价。

即便当前房市买气不如预期,2024年又有大选因素干扰,推估市场将出现短则1年,长则2-3年盘整,但地价与营建成本双高,导致成本提升,短期要见房价大幅下修有限,多家房仲业者评估,房价顶多5-8%修正,然而高雄重大建设利多不断,北从桥头科学园区、 仁武产业园区、 楠梓产业园区,南高雄则有亚洲新湾区及5G AIoT创新园区等,「大南方计划」高雄成为南台湾半导体S廊道核心,房价整体具备支撑,另高市府力推BOT开发案,短期即便招商不顺,但中长期势必会有财团投资,包括捷运红线向北与向南延伸,环状轻轨成圆及捷运黄线动土,4线齐发交通建设利多,导致各区议题不断,也让整体市场具备支撑。

※该文为「涉己新闻」,演讲所得记者将全数捐给社福机构。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