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及戴布维格(Philip H. Dybvig)的理论模型显示,银行提供家庭可以存钱的帐户,然后把储户存入的钱,借给需要长期融资的计划。银行借此创造流动性,存款人帐户中的资金是银行的负债,而长期计划的贷款则是银行的资产。

银行的资产期限很长,因为它向借款人保证不需要提前偿还贷款,另一方面,银行的负债期限较短,储户可以随时取用资金。换句话说,银行是把到期日较长的资产,转变成到期日较短银行帐户的中介机构,通常称为「转换期限」。有时我们说银行创造货币,这并非凭空而来,而是那些向银行借贷的长期投资项目所创造的,这也正是它们存在的原因。

不过,当有谣言开始称银行无法应付储户提款时,就会引爆挤兑热潮,银行为因应所有储户的提款,将被迫提前收回贷款,导致长期投资项目提前终止,资产被抛售,而相关损失可能导致银行倒闭。

另方面,曾任美国联准会主席的柏南奇(Ben S. Bernanke),则透过统计分析和历史来源研究,显示银行倒闭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银行体系之崩溃解释了为什么1930年代全球大萧条时期,经济衰退不仅跌得深,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银行业危机是经济衰退的结果,但柏南奇的研究却证实,银行倒闭会导致经济衰退期既深且长。这是因为银行一旦破产,将切断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银行有效管理贷款所需的知识资本。这种知识资本需要长时间才能建立,而且无法轻易转移给其他贷方,因此要修复倒闭银行体系需要很多年,期间经济将维持低迷不振,直到国家最终实施强有力的措施,防止额外恐慌后,经济才会开始复苏。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美学术界爆丑闻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被控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