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周刊(Nikkei Asia)指出,在2010年代初期,东中欧国家曾心向中国,因为中国是个成长快速的经济强权,有丰沛的资金可投向海外。但这种好感已转变为日益加深的失望,可能因此使欧洲联盟(EU)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

中国2012年与东中欧16国成立「16+1」经济合作倡议,波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区内多数国家都加入其中。希腊2019年加入,这个合作机制改名为「17+1」。中国几乎年年举办成员国高峰会,希望透过基础建设投资与科技合作来拉拢这些国家。

这个架构令德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感到不安,惟恐欧盟内部因此分裂。在此情况下,德、法2国曾吁请东中欧国家,不可投入太深。

但这种友好关系现正迅速消失,第一个生变的迹象出现在2021年5月,立陶宛退出17+1以与中国保持距离。2022年8月,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继之退出,使成员国减少为14个,捷克可能是下一个跟进的国家,而这与俄国入侵乌克兰但中国却维持友好对俄关系有关。

习近平领导的中国政府在感到忧心之下,今年4至5月间派出了特使霍玉珍前往东中欧8个主要国家,说明对于俄乌战争的立场。但霍玉珍在多数国家似乎受到了冷落,尤其在波兰,因为波兰有长期遭受俄国威胁的历史,也因此对中国的友俄立场特别愤怒。

这种日益反中的情绪已开始损害东中欧与中国间的经济交流活动。当地媒体报导,罗马尼亚政府决定,对中国企业提供的基建投资施加严格限制。罗国2020年冻结与一家中国企业建造核能发电厂的合作计划,转而与一家美国企业签定新合约。

其实东中欧国家对中国投资的热爱早在俄军入侵乌克兰之前即已消退,因为中国方面有关扩大对此地区投资的说法,最后多半成为空话。

2017年就职的美国总统川普曾吁请东中欧国家,支持美国将中国科技排除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之外。由于与美国在此方面的密切合作依然重要,波兰、捷克、罗马尼亚和爱沙尼亚2019年和2020年决定,禁止华为公司参与国内的5G网路建设。

这个趋势一旦持续,将对全球战略格局造成重大冲击。首先,东中欧地区对中国的立场必将影响欧洲整体对中政策。波兰东方研究中心(Center for Eastern Studies)研究员贾科波夫斯基(Jakub Jakobowski)说:「东中欧对中国的立场趋于强硬,将推动欧盟的整体中国政策走上比较强硬的方向。」

其次,东中欧的这种作法将提醒中国,维持对俄友好关系将牺牲外交顺境。俄乌战争引起的粮食危机已对许多非洲和中东国家造成严重打击,若是中国在战事上继续支持俄国,就可能挑起这些国家的怒潮,从而使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友好国家相同地锐减。(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超狂兵器轰炸!神秘飞弹号称「挡不了」 普丁下令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