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梨泰院闹区10月29日晚间因万圣节狂欢人潮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超过300人死伤,有关当局与政界朝野为了「谁该负责任」吵得不可开交,人们迫不及待想找到一切惨剧的源头,但无论最终是否能找到「犯人」,这场意外造成的改变已经是现在进行式。

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之际,许多民众协助急救,也有人因为怕得逃开而产生罪恶感。美联社资料照片
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之际,许多民众协助急救,也有人因为怕得逃开而产生罪恶感。美联社资料照片

●「我能算幸存者吗?」

在事发约一周后,一篇由梨泰院事件幸存者写下的文章开始在韩国社群网站上流传,也引起媒体关注、报导。这名未公开性别、年龄的幸存者被分类为PTSD(创伤后压力症候群)高危险群,但他在写给心理咨商师的文章中表示:「事实上,我好像不能算是幸存者。」

他也是29日晚间在梨泰院踩踏事件现场的民众之一,「那时候压迫力道突然变大,脚都碰不到地,呼吸也很困难,但有一间酒店打开门让我进去躲避,才活了下来」。

他在10时40分左右躲进酒店,「当时还没有媒体报导,也没有人用扩音器给予具体指示」,他想著,这应该就是一般人群聚集时发生的推挤状况吧,接著与穿著万圣节装扮的朋友碰面,如常玩乐跳舞,直到11时7分,才听到警察大喊著「有人被压死了,请配合管制」。

「比起罪恶感,我更觉得自己恶心」。酒醒之后,看著报导了解现场状况与事发经过,让他愈发对当天在现场的自己感到心寒,「在我们兴高采烈的玩闹录下的影片背景中,还能看到被救护人员抬出去的人们」,但他们却一无所知,「我到底干了什么好事」。

「我还想起那些被救出后躺倒在邻近酒店地上的女孩们」,他写道「她们的朋友一直大声呼救,要人们帮忙救救她们,但当时我只想著『应该是喝醉的人吧,得赶快离开才行』,就这么经过了」;他还说,「说不出口的事还有一件,我当时其实有被要求帮忙做CPR,但因为太害怕就逃了」,「我觉得我真的是太恶心了」。

在梨泰院踩踏事件失去亲友的民众,日前到案发现场祭悼,泪流满面。路透社资料照片
在梨泰院踩踏事件失去亲友的民众,日前到案发现场祭悼,泪流满面。路透社资料照片

●日常中突如其来的惨剧

这名幸存者依咨商师建议,决定将自己的咨商记录陆续公开在网路上,他也记录下咨商师给他的回应:「你不是在玩乐中遇到了这件惨剧,只是过著日常生活,然后遇到了这件事。」

为什么要去人多的地方?为什么要庆祝万圣节?许多一开始看到新闻时抱持这种想法的网友因为这篇文章改变了想法。一名网友在自己的部落格上节录印象深刻的一段文章:「奶奶您喜欢trot(南韩传统演歌)吗?喜欢林英雄(南韩传统演歌歌手)吗?如果今天有免费的演歌表演,邀请了林英雄来,您也会想去吧?」

这名起初看到新闻时想著「万圣节算什么」的网友幡然醒悟,「梨泰院不是问题,享受万圣节也不是问题,(现场的)这些人也并没有什么错」,并表示希望应负责的高位者都能看看这篇文章。

南韩医界建议,本次踩踏事件应以「10.29惨剧」取代,避免使用地名「梨泰院」,降低创伤刺激。路透社资料照片
南韩医界建议,本次踩踏事件应以「10.29惨剧」取代,避免使用地名「梨泰院」,降低创伤刺激。路透社资料照片

●10.29惨剧

在南韩年轻族群中蔚为风潮的万圣节活动,因为这次事故蒙上阴影,各地万圣节扮装派对等相关庆祝活动、手机游戏的万圣节特别活动、综艺节目的万圣节相关内容都因此取消或删减,也有意见认为,万圣节未来在南韩说不定会变成一个「不能说的名词」。

大韩神经精神医学会及韩国创伤压力学会等医界单位则建议,将这次事件正式改以「10.29惨剧」代称,避免使用「梨泰院」地名等指涉广泛的名称,降低对创伤症状的刺激。

韩联社报导,2001年在纽约发生的恐怖攻击事件起初也被称为「纽约恐攻」、「世界贸易中心恐攻」、「双子星大楼恐攻」,之后统一改为不提及地名与事发场所的「911事件」。

专家指出,媒体报导相关新闻时提及事发地点,可能让受创者的创伤症状加重;以地名称呼的方式也可能使民众对当地产生偏见或负面印象,对创伤治愈同样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梨泰院踩踏事件现场不少民众加入急救行列的身影,让许多人近日开始寻找急救课程资讯。路透社资料照片
梨泰院踩踏事件现场不少民众加入急救行列的身影,让许多人近日开始寻找急救课程资讯。路透社资料照片

●「说不定我也能拯救别人」

这次踩踏意外发生时因人潮过多,救援人员难以进入且人数较少,许多急救措施都仰赖现场民众自愿协助。发生在首尔市中心的惨剧「也是我可能会碰到的事」、「说不定也有人需要我的帮助」,这些念头让更多人开始关心CPR正确施作方式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设置地点与使用方式。

首尔中浪区一处卫生所4日举办开放一般民众参加的教育实习课程,共有18名50到60岁的当地居民参与,认真学习CPR施作方式,也积极提问如「中浪区内哪里设有AED」等问题。

从事CPR教学约10年的讲师梁洪真(译音)向韩联社表示,4日的课程是梨泰院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次课程,「集中度似乎比先前更高」;卫生所相关人士也说,近来询问是否能申请CPR团体课程的件数显著增加。

首尔市街头5日晚间大批民众参加烛光追思活动,为踩踏事件死难者哀悼。美联社资料照片
首尔市街头5日晚间大批民众参加烛光追思活动,为踩踏事件死难者哀悼。美联社资料照片

●「略尽绵薄」

为了社会、他人安全与幸福著想的「善的力量」也在扩散。一名网友日前发文表示,他到了济州岛一家海鲜面店吃饭,发现其他桌客人离开时都没有付钱,「本来想说可能是附近居民采月结方式,结果吃完饭打算结帐时,老板说哀悼期间都不收钱」。

韩媒MBN访问这家远在济州岛的餐厅老板也哀悼行动的原因,老板透露,多年前台湾发生大地震时,女儿在当地联络不上,「我们很了解那种心情」,因此也想借由提供免费餐食的方式表达哀悼,「我们能做的事只有这些」。

发文网友写道,「我认为这样的人正是引领我们国家前进的最大原动力与希望」,他在听闻此事后,与朋友捐出身上仅有的1万7000元现金,并决定在社群网站上发文,「我能做的也只有透过社群网站分享这件事,希望所有人都幸福健康」。

据报导,截至4日营业时间结束为止,老板夫妇共已获30万5000韩元(约新台币7262元)捐款,将全额捐出。(中央社)

禁止酒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

壹苹 LINE 好友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梨泰院人气冷清 19岁女生跟男友「改去弘大」过万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