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去年3月发布外交国防安全政策综合检讨报告(Integrated Review, IR)。考量俄罗斯今年2月全面侵略乌克兰、中国在国际舞台日益强势等地缘政治变化,时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9月宣布翻新报告,10月下旬接替她的现任首相苏纳克(Rishi Sunak)延续这一政策。
下议院外委会11月11日起针对IR修订展开公众意见征询,期间曾举办一场由前外交大臣、退役将领、智库研究员、商务代表等出席作证的听证会。意见征询于11月底结束,外委会周日发布建议书。在此之前,外委会曾于11月底至12月初访问台湾,考察英国「向印太倾斜」政策的实务环境。
首相府一名发言人本月稍早回复中央社询问表示,新版IR报告可望明年3月发布、扣连政府宣布新财政年度的春季预算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在外委会建议书包括导言和结论的8个章节中,有2个章节以中国为主题,包括「定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政策的连贯一致性」,另有一个章节关注如何在印太与欧洲-大西洋区域之间取得平衡。这显示自IR去年3月首度发布以来,英国国会日益正视中国构成的挑战以及政府政策不足之处。
原版IR将中国定义为「体制性竞争者」(systemic competitor),苏纳克11月底在一场指标性外交政策演说指出中国对英国的价值观和利益构成「体制性挑战」(systemic challenge),部分人士主张将中国定调为「威胁」(threat)。
外委会指出,任何强硬语言若无相应行动配合,不仅恐增加不确定性,更可能折损英国的可信度;彰显决断力的行动远比强硬言词本身更能增进英国的利益。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持续既是「体制性竞争者」,也是英国的「重要伙伴」;长期而言,英国必须提升自身韧性与经济多元化,才能在应对中国任何侵略性的行为或践踏人权时,享有决策与行动优势。
建议书提到,中国对台湾的军事态势日益具侵略性;在认定美国或西方整体「软弱」、台湾民众对中态度显然不利实现「和平统一」的情况下,中国的外交政策日益强势独断,这让台海冲突风险升高。
与此同时,在总计超过120页的原版IR报告中,台湾一次都没被提到。外委会指出,考量印太区域是原版报告关注重点,而台湾是英国在该区域利益的核心部分,台湾未曾被提及是「出人意料的疏漏」。
此外,英国政府未充分表明,英方未接受中国的「一中」诠释,且支持台湾倡议的「不应以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建议书主张,向中国传达英国的安全利益时,政府应更坚定明确,并在新版IR表明避免台海冲突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建议书援引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去年3月对美中关系的形容「应该竞争时就竞争、可以合作时就合作、必须对抗时就对抗」,并指出虽然细节和效应与美方不尽相同,这项原则目前也适用英国。
外委会提到,与中国维持一个务实、审慎管理的经贸关系符合英国利益;经济多元化不意味与中国全然「脱钩」。英国对中政策应为多面向:情况允许时,鼓励双边发展强健经贸关系,同时保卫国家安全、捍卫英国的价值观。
不过,若中国持续挑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并在英国境内从事削弱英国的活动,以前述原则管控英中关系将日益困难。外委会指出,一旦中国对台湾发动全面侵略,不排除这将对英中关系造成极重大挑战(seismic challenge)。
建议书直言,经济依赖限缩英国捍卫自身利益与价值的能力,财政条件影响政府的决策与行动优先顺序。但无论如何,政府应采取措施增进英国的韧性,并在关键基础设施、能源、民生消费用品、关键矿物、医疗用品和科技等领域减少对中国的依赖。然而,目前的情况是,「几乎在每一个领域」,英国对中国已养成供应链的战略性依赖。
根据国会官网,英国政府应在明年2月18日前回应外委会的建议书。(中央社)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