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借由人民币挑战美元霸权的计划并非横空出世,至少,在过去10多年间持续以不同的手段、合作方式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并且建立「对人民币的依赖性」。随著中国经济发展并一步步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成为拉动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人民币的实质影响力自然不容小觑。
在商言商,贸易双方自然期待一套新的规则,绕过「以美为准」规范,降低汇损等,更加「以我为准」的从事贸易活动,于是至少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了31家人民币清算行。
然而,美中两极对抗加剧,加上俄乌战争、地缘政治与地区冲突问题等因素,成为了中国加速倡议,并且屡屡「官宣」人民币国际化大有斩获的动力。
以人民币挑战美元的地位,中国的盘算具体而言从什么时候萌芽,已没有明确的时间点,然而目前不少分析都同意,至少从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9年的G20高峰会上提出「国际货币制度必须改革」的倡议起,中国就开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只是,人民币国际化虽然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近期借由个别事件,铺天盖地的宣传与吹捧,甚至将中国与巴西等国家建立「本币结算机制」解释为「放弃美元」、「人民币对抗美元霸权成功」,实属超译。
当今台面上看到这类协议,无论是巴西允许合中国的外贸得以借由本币结算或是伊拉克央行在今年2月底宣布,在对中国出口贸易方面允许以本币结算,仍是以增加美元之外的结算的管道,为跨境交易提供货币多元化选择。
真正存在强力战略目标的结盟,仍是俄罗斯,毕竟因为俄乌战争面临西方制裁,俄罗斯急需在贸易上获得稳固的支持,而同样面临西方在多领域制裁的中国,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根本上而言,若人民币要挑战美元,中国首先必须接受自身贸易结构与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仰赖大量出口稳定经济的模式,因为国际贸易已处于长期仰赖美元的游戏规则之下;偏偏出口贸易就是现今中国经济发展上,最难以抽替的骨干。
再者,人民币要更加广泛的国际化,信任及政治基础必须被建立,其中包含货币市场的透明度、公信力、秩序与政府法治监管的落实。然而,中国政府制度对于金融体系有著极大的干涉能力,金融市场维持「表面的和平」却不见得能令人安心。这点同样是人民币的限制。
或许近年来越来越多国家在外贸领域接受了人民币,使得人民币的能见度越来越高,同时降低对美元依赖的「去美元化」也冒出了一些苗头,然而这两件事并不是被放上天平的两端,此消彼涨,更加偏向是独立事件。
更进一步的说,降低对于强势的美元,以及常见的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的依赖,并且增加更多元的管道才是现在进行式。而过往能见度较低的人民币便是在这样的浪潮下而成为了选项。
只是相较于诸国以多元化货币管道以降低金融风险的盘算,中国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野心反而在一路以来越发膨胀,逐渐从「多元改革」成为「取代」。然而,中国不论是在贸易结构问题、市场信任度与监管层面,仍难以建立出一套符合国际需求的普世准则,在现实情形之上,人民币或许逐渐被更多的国家接受,然而要挑战美元地位仍然是一条漫漫长路。(中央社)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