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李姓工程师在台积电工作时,曾因电脑病毒瘫痪机械运作而连上48小时的班,协助排除问题。他多年来日以继夜待命,但2021年底,历经5年牺牲的他到了害怕电话铃响的地步。年薪新台币逾320万元在台湾虽令人称羡,却不足以说服他留下。

目前替一家美商开发网站的他说,时下台湾年轻人比较不愿忍受晶圆厂劳累的工作,相关职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光鲜亮丽。

报导写道,过去10年,台积电在打造先进半导体的竞赛中遥遥领先英特尔(Intel)、三星(Samsung)等对手,工程师才能是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具地缘政治重要性企业之一的关键。

不过,许多台湾半导体产业高层担心,台湾将支撑不了产业对新一代工程师日益增加的需求。台湾人口逐渐减少、晶片厂高要求的职场文化、其他科技业工作吸引人才,意味半导体产业求才与留才愈来愈难,这方面的影响深远。

部分军事战略家认为,台积电在晶圆代工的主导地位是台湾抵抗中国侵略的保证,部分原因在于美国必须捍卫自身供应链中如此关键的一环。

报导分析,台湾人才危机与台积电成功密不可分。过去10年,台积电员工总数增加近70%,台湾出生率却腰斩。人工智慧等新兴领域的新创公司吸引顶尖工程师之际,台积电征才时必须和Google等网路企业、荷兰艾司摩尔(ASML)等半导体厂竞争,外商劳逸平衡与福利通常较佳。

台积电高层捍卫多年来有助自身壮大的高要求职场文化。创办人张忠谋近期强调台积电的军事纪律,例如公司半夜会打电话叫醒员工上班。但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近年多次坦言,台湾半导体产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人才短缺。

台积电为此调整策略,扩大征才管道并调高硕士学历底薪;去年9月就延揽毕业生,远早于每年3月展开的传统求职季;甚至以线上课程传授高中生半导体基本知识。

曾任台积电研发副总经理的国立清华大学半导体研究学院院长林本坚说,许多企业难以找到合适人选,求才时没有很挑剔,电机或资讯工程背景并非必要条件。

在刘德音、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等产业大咖呼吁下,台湾2021年设立4所半导体学院,清大是其中之一。总统蔡英文当年12月出席清华半导体研究学院揭牌典礼时说,台湾在半导体人才培育上「是跟时间在赛跑」。

台湾并非单独面对这些挑战,因为全球半导体产业都陷入人才荒。

在中国,官方曾为培植半导体产业而尝试吸引台湾工程师,但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仍忧虑适任人才「严重短缺」。据一项民间估计,中国积体电路产业人才缺口达20万人。

在美国,政府砸大钱补贴,刺激英特尔、三星、台积电等半导体大厂公布建厂计划。但企业高层调查显示,人才短缺依旧是产业面临最严峻挑战之一。

在台积电,本国征才缺口使得到海外设厂、培训员工更具紧迫性。台积电绝大多数晶圆厂设在台湾,有别于多数硬体大厂很早以前就让研究与生产遍布全球各地。哈佛商学院教授史兆威(Willy Shih)说,台积电多年来得益于最佳员工、协力厂商和技术尖端的工厂形成聚落,但目光需要开始放到台湾以外的地方。

史兆威说:「如果我在台积电任职,我会认真思考另觅他地,以便找到人才。」(中央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钢筋市场最坏时间已过 「小中钢」丰兴董座林大钧看好今年优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