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Moody's)5日宣布,将中国主权债信评等展望降至负面,显示全球益发忧虑中国债务激增。中国财政部对此表示「失望」,强调中国宏观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

中国官媒央视旗下新媒体「玉渊谭天」于6日发表文章称穆迪调降中国的主权债务评级展望,有「三大误判」。

北京街头。路透社
北京街头。路透社

1.过度严苛

第一个误判是相较于标普和惠誉等国际信评机构,穆迪对新兴市场国家较为严苛,给予的信用评级往往较低。以这次的调降来说,与多数机构看好中国经济不同,穆迪是看淡中国经济。

文章引用中央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乔宝云的看法,认为信评机构是一个观察者,观察者的评价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真正产生决定作用的还是经济本身。

文章并称,「作出和多家机构相反预测的穆迪应该好好想想,是否要摘掉对新兴经济体的有色眼镜,才能做出更加客观、精准、专业的判断」。

Prada的Pradasphere II展览,本月于上海展开全球首展。路透社
Prada的Pradasphere II展览,本月于上海展开全球首展。路透社

2.明显悲观

穆迪的第二个误判,不但低估2024年经济成长速度,对中国中长期经济成长潜力的判断也明显偏悲观。

内文称,投资是最能看出人们对一个国家潜力是持悲观还是乐观态度的指标之一。今年1至9月,外国投资者在中国投资新设外资企业3万7814家,年增32.4%。「不知道穆迪在做对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和判断时,是否有看到这些数字,又是否思考了这些数字背后代表著什么」。

北京街头。路透社
北京街头。路透社

3.错估政府债务压力

至于「玉渊谭天」点名的第三个误判,是穆迪错估中国政府的债务压力,「实际上,是对中国政策有效性的质疑」。

针对穆迪提及的债务问题,文中引述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李若愚表示,衡量一个国家政府债务风险程度,除了要看债务水准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成长、储蓄率、债务结构等因素。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将为化解债务问题提供根本保障。

北京街头。路透社
北京街头。路透社

文末并批评,穆迪作为知名的信评机构,应该了解中国经济,更应该读懂中国经济,「毕竟,市场机构一个错误的判断,不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太大影响,但会让一家机构丧失其专业性」。

「玉渊谭天」在新浪微博自称「资深政经记者」,根据可见的官方讯息,「玉渊谭天」并非个人而是央视为强化宣传而创立的新媒体品牌帐号。

据「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在微信发布的文章,时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孙玉胜在提到「媒体融合发展」的成绩时说,总台创新培育了「央视快评」、「国际锐评」、「玉渊谭天」等评论言论和自媒体品牌,作为「以融媒体手段创新主题主线宣传」的体现。(中央社)

上海。美联社
上海。美联社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135元就能吃到饱!中国「穷鬼套餐」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