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企业研究所(AEI)资深研究员卜大年(Dan Blumenthal)与重大威胁计划主任凯根(Frederick W. Kagan)投书美国「国会山庄报」(The Hill),指台湾安全渐受关注是好事,但舆论仍过于集中在中国犯台的威胁上。

他们认为,比起入侵台湾,中国更有可能采取所谓「非战争胁迫行动」,以政治和经济战为中心,伴随著有限的动能行动,主要理由有三:

首先,以非战争手段并吞台湾,可大幅减少对中国其他大型策略目标的可能损害。中国的长期目标是继续打造所谓「综合国力」,成为世界强国。接著,中国企图果断重塑国际政治,并成为中心。虽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明显认为统一台湾是这项大业的重要元素,但他可能不愿意拿中国迈向地缘政治主导地位的进程去冒险,开启一场全面甚至全球性的战争。

其次,以政治战为中心的非战争策略与有限的动能行动有可能会成功。台湾最近的选举凸显出内部政治极为分歧,同时对美国支持也产生怀疑。这些情绪又因台湾仍在国际上孤立而进一步加深。台湾在国际事务上的地位自成一类,虽是功能齐备的民族国家,却未获大国承认。这就制造了机会,让中国得以操弄台湾怕被放弃的合理恐惧。

第三,非战争策略符合中国的战略思维和过往行径。一些中国作战概念曾提到,利用非传统动能武力应用的手段来打仗也很实用。中国经常在南海、东海和台湾海峡的「灰色地带作战」用上这些概念。由于这一套大致收效,中国很有可能在并吞台湾的行动中更积极采用。

卜大年与凯根写道,他们的新报告显示,北京有能力将这一套策略化为现实。他们用中国战略规划者的思维设计了一场逼真的非战争胁迫行动,能让中国在不用入侵或公然军事封锁的情况下建立对台湾的政治控制。

他们模拟的这场行动以4年为期,从台湾新任总统就职到第一任期结束为止。在这段期间,中国将破坏美台关系,削弱台湾政府的治理能力,并大幅消磨台湾人的抵抗意志与美国协防台湾的意愿。

他们写道,在这场假想行动中,台湾陷入混乱,似乎被最坚实的盟友舍弃;于是中国趁机抛出橄榄枝,承诺不再胁迫,并保证某种程度的自主权,换取台湾遵循北京指导方针的合作。而台湾政府虽然不愿成为中国的一部分,仍选择结束人民的苦难,同意一项最终如中国所愿的统一计划。

卜大年与凯根说,报告中概述的情境不代表他们的设想评估必然会发生,只是试图证明非战争胁迫情境实际可行,且极为危险。

他们认为,美国、台湾和区域盟友可采取一些行动来阻止这种策略。这些国家必须先明确表达台湾依据国际法所享有的主权权利,才能对抗中国将封锁与货运检查制度视为「内政」的法律战。

台美政府也应合作提升台湾反影响、反颠覆的法律权力和能力。这项合作应扩及更广泛的领域,强化台湾的准备工作,以抵抗封锁和类似封锁的经济活动。

最后,以美国为首的联盟应让中国付出政治和经济代价,以吓阻中国的军事恫吓行动。举例来说,中国军机频频出现在台湾海峡上空,因应之道应是强化台湾与国际社会之间的民航合作,并将台湾纳入区域防空架构。

卜大年与凯根在文末写道,中国有很多办法可以成功控制台湾,包括强化现行「灰色地带」作战。中国可能会试图利用台湾的弱点,主要是台湾在国际上的孤立处境和缺乏同盟,透过有组织的非战争胁迫行动,给台湾社会带来巨大折磨,并阻止美国干预;但借由关注中国可能强化胁迫的手段,美国仍有能力加以克服。(中央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一瞬毁千年!中国暴雨威力超强 10秒影片见证1000年古城墙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