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Science报导,过去科学家认为,神经突触的大小和强度有限,进而限制了大脑的存储容量。然而,新的研究认为,大脑的存储容量约是之前认为的十倍。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高度精确的方法,来评估老鼠脑部分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强度。这些突触形成了学习和记忆的基础,因为大脑细胞在这些点上通信,从而储存和共享讯息。

科学家更精确地量化了这些连接可以存储多少讯息,《神经计算》期刊上研究展示了这种新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学习的理解,还可以增进对脑部连接受损的老化和疾病的了解。

在人类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化学传讯员在这些突触上传递,促进了讯息在整个大脑中的转移。

随著我们学习,特定突触上的讯息传递增加。这种突触的「强化」使我们能够保留新的讯息。一般来说,突触会根据其组成神经元的活动程度而增强或减弱,这种现象被称为突触可塑性。

当我们变老,或有神经疾病如阿兹海默症,这些突触就会变得不活跃,能够储存的资讯就越少。

过去测量突触可塑性的精度和存储多少资讯息都很困难。为了测量突触的强度和可塑性,团队利用了讯息理论,这是一种理解讯息如何通过系统传输的计算方法。使科学家能够量化突触之间的讯息传输量,同时考虑到大脑的「背景噪音」。

这种传输的讯息以位元(bits)来衡量,具有更多位元的突触,可以存储更多的讯息。

这些发现基于老鼠大脑海马回的一个非常小的区域,因此尚不清楚它们如何扩展到整个大鼠或人类大脑。未来研究将比较大脑不同储存区域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