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下议院选举号称世界最大规模民主投票,逾9.7亿名选民自4月19日起依选区、分7梯次投票,最后一梯次于6月1日结束,印度选举委员会(ECI)昨天上午统一开票。


各选区的计票中心昨天上午开始计算「邮寄选票」和电子选票,各候选人派代表现场监看,全程录影存证;在印度,80岁以上长者、不良于行者以及在外乡执勤的军警及公务人员,可用邮寄方式投票。


印度下议院有543个席位,掌握272席过半数即为多数党,享有组阁权。


计票工作今天清晨大致完成,根据印度选委会官方数字,总理莫迪毫无悬念在自己的选区、印度教圣城瓦拉纳西(Varanasi)胜出,得到61万2970票,较第2名对手多出15万2513票。


莫迪领导的BJP则取得240席,较2019年减少63席;最大在野党「国大党」(Congress)取得99席,较2019年增加47席。


印度选委会并未整合执政联盟与在野联盟的席次总数。由于涉及政党众多,加上竞选期间偶有小党变换阵营,各媒体的统计数字也互有差异。


根据News18电视台的统计,以BJP为首的执政联盟总共拿下292席,以国大党为首的在野联盟取得234席,其他独立政党取得17席。


虽然执政联盟再次胜选,但席次远低于莫迪选前喊出的400席。此外,BJP本身也未能如先前两届那样一党就过半,未来5年将需寻求其他小党合作,联合执政。


观察人士认为,通膨率与失业率居高不下、世俗选民对于宗教炒作感到厌烦、反对党领袖选前被捕引发同情效应,以及在野阵营整合配票成功,可能是造成执政联盟表现不如上一届大选的原因。


台湾印度研究协会理事长、清大印度中心副主任方天赐认为,BJP这次算是惨胜,国大党谷底反弹,地方型小党是赢家,「莫迪的印度认同牌已到极限,跌落神坛,要回归国内建设跟经济发展,未必是坏事。」


方天赐补充,莫迪年纪已大,这次选得没有预期漂亮,可能提早启动党内接班问题。另外,莫迪选后是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


印度采议会内阁制,内阁阁员必须是上议院或下议院议员,总理一般来自下议院,因此下议院选举倍受重视。一般相信,莫迪仍会继续担任总理。

 

原本外界预期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会获得压倒性胜利。美联社
原本外界预期印度总理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BJP)会获得压倒性胜利。美联社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赖不掉了!中国女「用骗的」当上菲国市长 指纹比对让她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