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报导,这种晶片是由南安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光电子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研发的,可用来保存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的数据纪录。

这个晶片被存放在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市中的「人类记忆」档案库中。据南安普敦大学今日发布的新闻声明中称,它可以保存高达 360TB 的数据数十亿年,并能承受极端条件,包括冷冻、火灾、直接撞击力、宇宙辐射以及高达 1000 摄氏的温度。

在2014 年,这种「超人记忆晶片」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最耐用的数位储存材料」。

研究团队使用飞秒雷射将人类基因组数据刻入大小仅为 20 奈米的空隙中(1 奈米约等于十亿分之一米)。他们将此数据储存技术描述为 5D因为这些资讯被转换成五个不同的维度,反映了其奈米结构的高度、长度、宽度、方向和位置。

「5D光资料储存」为其他研究人员开启无限可能,他们可以构筑一个永久的基因信息储存库,从中未来的科学可能能重做出像植物和动物这样的复杂生物。

研究团队甚至考虑到将来是谁或什么会取回这些数据,可能是一个生物或机器,也可能因在如此遥远的未来后,没有任何现存想像框架的物种。为了帮助未来的那个发现的物种,研究人员在晶片上加入了一个视觉钥匙。

主要研究者卡赞斯基教授(Peter Kazansky)称,「这个视觉钥匙能够让发现者了解里面储存的是什么数据,并且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但也有学者提出疑问,例如,「南安普敦大学提出的技术可能具有更高的耐久性,但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这样做是为了什么?未来的世代?当然,但他们如何知道如何读取这个水晶?他们如何知道如何制造读取这个水晶的设备?这个设备在数百年后还会存在吗?我现在连用 10 年前的 iPod,听当年听的音乐都有困难。」

在2018 年,卡赞斯基和他的团队使用这种记忆晶片技术储存以撒·艾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的小说,随后与特斯拉跑车一起送上太空中。这项技术也被用来保存人类历史中的重要文件,包括《世界人权宣言》和《大宪章》。

目前记忆晶片被存放于奥地利的「人类记忆」档案库中,并放在盐洞中的时间胶囊里。翻摄自CNN
目前记忆晶片被存放于奥地利的「人类记忆」档案库中,并放在盐洞中的时间胶囊里。翻摄自CNN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真英雄!他放下手术刀拿水管 脑科医师守护整条街4天5夜击退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