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儿童权利公约第二次国家报告国际审查会议,谌立中被询问台湾儿少自杀死亡率高的原因,他指出,这10年来因为工商发展及家庭支持力道降低,儿童、青少年、青年自杀率缓步上扬,这5年在青年、青少年的自杀率突然增加,但如果扣除跳楼因素,其实就没有那么明显,换言之,这10年来由于台湾高楼增加,导致很多青少年冲动性跳楼自杀。

谌立中今早特别召开记者会澄清,自杀原因非常多样性,但每10到50人自杀仅一人死亡,关键在于自杀方法,全世界这几年发现若能减少致命性工具的方便性和可近性,预防效果最好且立竿见影,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很坚决想自杀,但如选择致命性高的工具就没有回头路,例如原本一年喝巴拉刈死亡高达200人,禁用后,自杀死亡人数就降低很多。

谌立中进一步说,高楼防坠只是其中一种自杀防治方法,并非只做这件事,其他已经在做的包含布建心理咨询、治疗可近性,全国381个卫生所都有免费心理咨商,2025年前将在全国布建71处社区心卫中心,每个心卫中心都有4名心理师,提高民众心理咨询可近性,这些是自杀防治最底层的东西,只是这些布建没那么立竿见影。

卫福部过去就有在做高楼防跳,不过近年来面临的挑战在住家,谌立中指出,过去已针对商办大楼、百货公司或医院等,高楼进行门禁管制,也要求公寓大楼管委会须管制顶楼,避免容易进出,但住家现在成为防治上一大挑战。

对于儿福团体要求公开道歉,谌立中认为,「说道歉有点太严重,因为我是被断章取义」,本来依照排程,自杀议题是在昨天下午讨论,上午委员询问台湾的数据,他纯粹从数据去稍微回应,并非回应自杀防治议题。

谌立中表示,自杀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家庭、疾病及生活等复杂因素,绝大部分自杀事件并非单一因素造成,因此自杀防治方法也是多层次、多元的。

依世界卫生组织自杀防治报告,自杀防治策略包含「全面性」、「选择性」、「指标性」等三类,前者是针对全人口,后二者则是针对易感或风险族群的介入措施。

研究显示,针对高致命性自杀工具或方法之管制(例如高处坠落预防及设施安全),可有效减少自杀死亡率,但加强前端预防,在各场域促进儿少心理健康,并营造具支持性的网络、环境,才能有效防止儿少自杀企图。

为强化儿少人口群自杀防治,卫福部自前次国家报告国际审查会议之后,即进行10年间儿少自杀相关资料分析,并规划因应作为,包括将儿少心理健康促进列为本部卫教宣导重点主题、研议引入澳洲心理急救(MHFA)及协助教育部提升校园教职员对儿少心理健康及精神疾病识能、鼓励学校主动提供心理健康转介资源、持续提供自杀企图通报儿少关怀访视,及布建社区心卫中心及增加社区心理咨商服务据点,以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可近性。

珍惜生命

★快点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FB按赞追踪《壹苹新闻网》各大脸书粉丝团,即时新闻到你手,不漏任何重要新闻!

壹苹娱乐粉专

壹苹新闻网粉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