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染是台湾传统工艺,工序繁复!林晓凤说,要取得染料要先种植木蓝等植物,10公斤蓝叶处理后才获得1公斤染料。

制作过程中,布料要精炼,将布的果胶等化学成份洗干净,才可以进行服装制作、画蜡、设计,再进行染色,轻压让染液进入布料,接著进行空气氧化、晾晒,最基本是25次以上,如果布料较厚,则要35~45次不等,甚至60次也有可能。

黄春兰订制蓝染礼服,走上金马奖星光大道。黄春兰提供
黄春兰订制蓝染礼服,走上金马奖星光大道。黄春兰提供
蓝染原料来源「木蓝」。凃建丰摄
蓝染原料来源「木蓝」。凃建丰摄
蓝靛泥制作程序。凃建丰摄
蓝靛泥制作程序。凃建丰摄
蓝染工序。凃建丰摄
蓝染工序。凃建丰摄

与太太林晓凤一起经营自在染的陈常吏说,蓝染一天最多染3次,染一件约要一周,加上前置、后续,得要一、二个月时间。染好将布料泡在醋水里面,进行酸碱中和,再清水洗净。如果有蜡染还要进行除蜡,若是扎染,则用皂煮,晾挂,用无酸纸将布料包覆存放衣柜或暗室3个月到半年不等,完成最后定色。

蓝染一件要一周上下时间,加上前置、后续,得要一、二个月时间。凃建丰摄
蓝染一件要一周上下时间,加上前置、后续,得要一、二个月时间。凃建丰摄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壹苹新闻网》目击,蓝染刚开始,原来是浅绿色布面,但离开水面,却逐渐变成蓝色!陈常吏说,蓝染就是染料接触空气,之后氧化造成,有句成语「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典故就是从蓝染而来!

蓝染刚开始,原来是浅绿色布面。凃建丰摄
蓝染刚开始,原来是浅绿色布面。凃建丰摄

今年44岁的林晓凤说,因家境问题,国中就半工半读,高中没念完,就北上工作,摆摊卖饰品、包包,也在美发店打工,当过婚纱店助理、男士西装礼服公司助理工,一开始存了点钱,就投资朋友的店,却总是血本无归,教了好多人生学费!

24岁到异国风女装服饰店工作,逐渐服饰有兴趣,后来还成为股东,26岁才以同等学力考上香港来台设校的香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科。

林晓凤国中就半工半读,高中没念完,就北上工作。凃建丰摄
林晓凤国中就半工半读,高中没念完,就北上工作。凃建丰摄

进修二年之后,林晓凤去当汽车销售员、卖Led灯。Led灯公司主管要她去上海,让她浮现还是想做服装心情,29岁离职后在诚品敦南店摆摊卖服饰,当时是用化学染料,过没多久发现身体过敏,想起自己用手直接接触化学染料,就停止制作,并去有机商店工作,了解有机食品养生知识,突然接到医生通知,妈妈病况加重,只能再活3、5 年,2010年所以就决定回高雄照顾妈妈。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植物染、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植物染、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2011年香港设计学院的翁老师突然深夜打电话给林晓凤,关心她现在做甚么?林说,在卖影印机。翁问「你不是说要当服装设计师?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不要害怕失败,失败重来就好!」林晓凤想了三个晚上,想说人生至少有一次,再冲看看,决定重回服装设计领域。

2012年林晓凤看到职训局在招生植物染、蓝染,就辞职去学,2013年成立自在染isvara艺术工坊,隔年就在葫芦墩文化中心、国立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国立九九峰艺文中心举办展览,年底用尽积蓄开工作室,也跑市集拜摊,2015年起甚至跑到澳门、香港,当年也在美浓开了一个蓝染小店,稍后再与妈妈搬到一处四合院一起工作。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曾在台北和林晓凤一起在打工的陈常吏,2016年也回高雄故乡加入团队,2017年间「长工」就变「老公」,目前育有一对子女。

林晓凤说,学服装时去参观染整厂、布料工厂,「哇!服装污染真的是非常严重,布料选择、染料选择都污染严重,这是我要从事的行业吗?」思考很久,后来接触到蓝染、植物染,发现蓝染服饰耐穿耐脏,染料废水不会造成河川污染,就决定要选这种,从此进入蓝染世界。

陈常吏2016年回高雄故乡加入团队,「长工」后来变「老公」。凃建丰摄
陈常吏2016年回高雄故乡加入团队,「长工」后来变「老公」。凃建丰摄

林晓凤说,当妈妈一定是想顾好家人,看著小孩平安成长,但也想要兼顾工作梦想,维持收入,所以在裁缝部分,她都是跟多位社区妈妈合作,分享工作机会,让妈妈们在家里裁缝,兼顾家庭,有尊严地获得报酬,当年她妈妈如果也有这种机会,家人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蓝染作品。凃建丰摄

林晓凤大女儿出生第三天,被诊断出有先天性心脏病,她崩溃大哭,去请问法师「该怎么办?」法师只给一句话:「你要学习当她的守护天使」,之后林晓凤就把眼泪收起来,从此学习当守护天使妈妈。

她发想「天使山,囝仔衫」活动,要教5岁女儿设计蓝染童装,爸爸帮染色、妈妈教设计,要办服装设计展,就是要教小孩,无论如何艰难,都可以帮助别人,她们自己还可以负担,但有许多家庭负担费用,恐怕就没办法,所以部分所得会捐给先天性心脏病基金会。女儿相当投入,因此天天在画画,跟著妈妈团团转!

林晓凤女儿相当投入,天天在画画设计童装。林晓凤提供
林晓凤女儿相当投入,天天在画画设计童装。林晓凤提供
林晓凤女儿相当投入设计童装。林晓凤提供
林晓凤女儿相当投入设计童装。林晓凤提供

自在染每件衣服要手工裁缝,染制25次以上,工期要45~60天,T恤约2千元上下,绘图与设计较繁复,价格就会再高一点,衬衫与上衣约4千到六千元,洋装6千元以上。

林晓凤介绍她的「共生系列」,「这棵是共生树,这件共生衫是在讲,我们仰赖自然,透过这件服装,跟人们对话,提醒大家关心环保、珍惜资源。」、「生命之花代表不断不断重生,拿来结合染作,就像生命一样,延续下一个生命的过程。」

生命之花代表不断不断重生,就像生命一样,延续下一个生命的过程。凃建丰摄
生命之花代表不断不断重生,就像生命一样,延续下一个生命的过程。凃建丰摄

林晓凤的风格培养不少死忠顾客与知音,常有香港朋友搭飞机来选选购,一位老主顾买了十多件,舍不得穿,当画画挂在家里,台湾也有花莲、台东主顾,来工作室量完尺寸就去赶火车。

作家王南琦说,2020年她在美浓小地艺术节遇见自在染,林晓凤的蓝染不是传统工整的几何图形、绞染,蜡染手法令人称奇,当下就被吸引,买了一件共生树洋装,后来也为家人持续买进。

王南琦表示,林晓凤的蓝染服饰兼具美感与环保,而且价位合理,摊位、工作室也都是尽量捡漂流木布置,是一个身体力行的环保艺术家,还养活社区妈妈裁缝师,实在不简单。她也从消费者变好朋友,介绍给很多朋友。

王南琦表示,林晓凤的蓝染服饰兼具美感与环保。王南琦提供
王南琦表示,林晓凤的蓝染服饰兼具美感与环保。王南琦提供
王南琦从消费者变好朋友,介绍给很多亲友。王南琦提供
王南琦从消费者变好朋友,介绍给很多亲友。王南琦提供

国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学水产养殖系退休教授黄春兰因参与2021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入围作品《给阿妈的一封信》,准备要走星光大道,看到王南琦脸书介绍自在染,认为蓝染正是台湾多元文化元素,跟电影有相近价值,就委托林晓凤制作礼服,终于做出一套令人惊艳的礼服,不少人问,这是哪里订作的啊?

黄春兰说,蓝染服饰理念很好,就像有机农产品,但是工序多、产量有限、时间成本高,颜色较有限,跟现实商业讲究快速效率很不同,但这就是理想,开心就好。

黄春兰订制蓝染礼服,走上金马奖星光大道。黄春兰提供
黄春兰订制蓝染礼服,走上金马奖星光大道。黄春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