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巴沙鱼来自哪里?

博氏巨鲶又称巴沙鱼,生长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和泰国湄南河流域,是国际市场重要的食用鱼,养殖池深度在4至5公尺,普遍的上市一尾为0.8至1公斤。

Q2 外观怎么分辨?

巴沙鱼的外观像鲨鱼,鱼型呈流线修长,又称低眼无齿𩷶、低头𩷶鲶,多以养殖的方式大量生产,多利鱼属于价位较高的鲂鱼(又称镜鱼、镜鲳、海鲂、马头鲷),外型呈椭圆形,最大特征是体侧中央有1个蓝黑色圆斑,在台湾市场上易被以加工或料理的型式贩售,故不易从外观分辨鱼种。

巴沙鱼被部分业者称「多利鱼」,但其实完全不同。图为多利鱼与巴沙鱼比较图(翻摄自北市卫生局新闻稿)
巴沙鱼被部分业者称「多利鱼」,但其实完全不同。图为多利鱼与巴沙鱼比较图(翻摄自北市卫生局新闻稿)

Q3 常冒充什么鱼?

巴沙鱼常被不肖业者用来冒充其他高价鱼种,如多利鱼、鳕鱼等。2015年食药署查获彰化两业者以巴沙鱼做成鱼排,却标示为「手工日式鳕鱼排」贩售,涉及违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刑法诈欺及伪造文书等罪嫌。

彰化县卫生局当时说明,越南鲶鱼(巴沙鱼)营养价值和一般鱼类差不多,不过价格只有鳕鱼的1/4。

2018年台北马辣汉口店也被卫生局查出使用巴沙鱼,却在菜单上标示「国宴多利鱼」,被依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第28条第1项规定,处以4万元罚锾。

Q4 为何传出对人体有害?

巴沙鱼如果饲养的环境遭到污染,就有可能让消费者吃进有毒物质,在网路上谣传,湄公河为世界上污染严重的河流之一,水中含有大量的毒素和细菌,最终导致巴沙鱼被污染,此外,巴沙鱼的肉也被发现含有抗生素、重金属、氯酸盐和其他有害化合物,食用可能有健康上的疑虑,但透过边境检验不符合食品资讯查询2021年迄今资料,并未有巴沙鱼相关违规纪录。

Q5 每日食用容许上限?

毒理专家招名威指出,磷酸盐的每日上限是70毫克每公斤,成年人换算下来每天最高可以摄取2800毫克。以一般饮食会摄取1000-1500毫克左右,每个成人每天大约还有1000-1500毫克的空间可以吃磷酸盐添加物。「如果只吃两三只巴沙鱼,是完全不用担心洗肾的!」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双胞胎女星依依问「常用LINE是老人?」 正反意见两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