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会今天举办记者会,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学系教授张鉴如与团队,针对台湾幼儿发展调查资料库建置计划进行成果发表。这次发表的内容分析幼儿在1至4岁时,由家长或主要照顾者所填写的问卷资料,样本数达6023名幼儿。
张鉴如表示,华人重视智育发展和学业表现,情绪感受易被忽略,且许多人不知道,情绪能力发展的敏感时期为婴幼儿阶段;这一调查依据本土科学实证资料,找出长期影响婴幼儿情绪发展的保护因子以及不利因子。
她进一步指出,有些构面的情绪能力,会随孩子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比如基本的情绪表达(给他喜欢的东西,他会表现出高兴或兴奋),约90%幼儿在1岁时已接近发展成熟。
不过,调查发现,部分情绪能力,比如情绪调节(被骂时会调整心情、心平气和地接受),在幼儿4岁时,仅约30%可经常作到,可见这对幼儿来说较为困难。
同时,调查指出,家庭环境是幼儿情绪能力发展的关键,家长正向回应(比如拥抱孩子)、多样环境(带孩子去图书馆、拜访亲友)、亲职参与、亲子共读等,都具正面影响,属于保护因子。
然而,张鉴如指出,调查发现台湾家长的正向回应频率,随幼儿年龄增长有稍微减少或愈渐平缓趋势,提供多样环境和亲子共读也有待加强;超过26%的幼儿至4岁时,仍从未、或几乎没有亲子共读经验,家长每天与孩子共读的比例不到2成,远低于国外的6成。
至于对幼儿情绪发展的不利因子,张鉴如表示,台湾幼儿使用3C电子产品人数比例很高,1岁时即有约6成、2岁后超过9成,且使用时间长、2岁阶段平均每天就逾1小时,远超过卫福部建议的15分钟内。
调查指出,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愈长,幼儿情绪能力发展愈不利,且这样的关联在幼儿1岁时即出现。
张鉴如与团队坦言,3C趋势不可逆,但照顾者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或是善用3C产品进行亲子共读、运动等活动,多少可以缓解长时间使用3C带来的负面效应。
同时,张鉴如与团队建议托婴中心、幼儿园等机构,提供家长亲职教育讯息与活动;政策方面,建议教育部、卫福部等相关部会合作,邀请接受福利补助的幼儿家长,参与情绪教育、亲职教育课程。
国科会自民国103年补助「台湾幼儿发展调查资料库建置计划」,是华人地区第1个以幼儿发展为核心的大型调查。计划于105年开始搜集「3月龄」及「36月龄」2组具代表性的台湾幼儿样本问卷资料,资料已于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学术调查研究资料库释出,可提供相关人员使用,探索幼儿发展议题。(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