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高等检察署举办的「诈欺情势分析」记者会,诈骗犯罪在台湾呈现严重的问题。根据刑事局统计数据,今年1至6月的诈欺财损金额高达36.7亿元,而仅在6月财损就达到7.2亿元的惊人数字。

在分析「海峡电信」涉及诈团合作的案件中,桃检检察官指出,对于门号申办者身份的确认,电信业者往往采取了相当宽松的态度。甚至当同一人申办多个门号,或是有多个门号被通知为诈骗电话时,业者仍持续核发门号并未加以阻止。

桃检主任吕象吾指出,诈团首先成立了许多空壳公司,以水果行的名义向海峡电信申办大量门号。即使该水果行的资本只有5万元,却成功申办了2370个门号。尽管已有不少门号被报告为诈骗电话,海峡电信仍持续将门号提供给这些水果行。此外,诈团也以伪造的证件方式进行申办,仅透过电子邮件即可成功申请。

吕象吾指出,海峡电信对于门号申办的审核相当松散,缺乏必要的身份确认机制。申请者不需证明其真实身份,也不需提供授权书,更无需验证身分证真假,便能被核发门号。调查发现,海峡电信内部的电脑系统与纸本申办资料存在严重的资料不符。他们无法明确知道究竟有多少门号已核发出去。同时,检查申办资料时发现,同一张照片使用不同名字的身份证,或者使用同一个身份证字号但不同人名进行申办,仍能通过审核。基本上,海峡电信没有任何审核检查的机制。

吕象吾表示,海峡电信的负责人明明知道合作对象是诈团,却仍主动地进行合作。这是因为他清楚,没有人会去检查他的行为,即使检查也很难找到证据。

第二类电信事业「海峡电信」释出的1万2门号有1千门涉诈,未落实用户资料查核,已违反电信法相关规定,依27条可开罚20万到100万,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先前决议裁处罚锾新台币30万元。此裁罚也挨批太轻,引发各界批评。

桃检强调,目前最重要的是加强行政检查,并针对电信门号进行相应的管控。他们建议设立企业客户资格门槛、限制企业客户门号数量,并建立预防停话制度,以解决该问题。

壹苹新闻网-投诉爆料

爆料网址:reporting.nextapple.com

爆料信箱:news@nextapple.com

★加入《壹苹》Line,和我们做好友!

★下载《壹苹新闻网》APP

★Facebook 按赞追踪

壹苹娱乐粉专壹苹新闻网粉专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两次被轰藐视国会! 陈耀祥:尊重立院「都依法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