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早期治疗效果佳但死亡率却持续攀升 应建立早期乳癌80%完整治疗的保护伞

台湾年轻病友协会于14日举办「2023健康投资座谈会 – 健康效益评估从早期乳癌开始」,邀请医界、学界、以及病友团体一同探讨,在健保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投资健康」观点投注医疗资源,早期乳癌因具备人数多、治疗效果佳等特性,是相当合适的投资项目,呼吁政府应以早期乳癌先行,作为范例以建立更完善的健康效益评估机制。

乳癌在早期发现及早治疗的情况下,5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且乳癌是WHO建议可以经由筛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之癌症。我国台湾乳癌筛检成效良好,60% 乳癌确诊者皆为早期,但死亡率却持续攀升,主因来自乳癌癌友在早期发现后,无适合药物,出现治疗断链的窘况。

高雄市大同医院副院长陈芳铭指出,早期乳癌的辅助性治疗是死亡率下降的重要关键,但因台湾健保给付限制问题,导致治疗端衔接与国际趋势存在差异,让台湾的存活率无法达标。以HER2乳癌为例,陈芳铭进一步强调,虽然有健保给付标靶药物,但给付却有淋巴移转的限制,让确诊早期的病患因无法负担高额药费,未能接受标靶治疗,进而造成淋巴转移的患者因有接受标靶治疗,10年存活率高于淋巴没有转移的早期患者,显示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早期乳癌药物在近十年进展快速,各类新药陆续在台上市。陈芳铭表示,目前HER2乳癌在台湾虽有给付标靶药物,但仍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在之后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形,现在已研发出双标靶治疗新药,并且为国际治疗指引建议之标准治疗,可进一步降低3成复发率或死亡率,但健保已逾十年没有纳保早期乳癌新药,造成台湾乳癌治疗成效难以跟上国际。

同时陈芳铭也指出,乳癌治疗发展已迈向全身术前辅助治疗阶段,目前约有六成的乳癌病患在术前使用药物治疗,台北荣民总医院研究也指出,患者在手术前使用双标靶药物后,肿瘤完全消失比例从4成提高至6成,术后持续进行辅助性治疗可提升治愈率,进而减少患者疾病复发至晚期所造成的长期治疗负担。

为避免乳癌复发或转移而造成庞大的医疗资源支出,他呼吁针对疾病进程较快速的高风险乳癌,于早期治愈疾病应为首要目标,在制定政策上,健保署应考虑提供80%的完整治疗保护伞给早期乳癌的病人,且符合治疗指引药物应尽快纳入给付。

高雄市大同医院副院长陈芳铭表示,逾十年无新机转药物健保给付于早期乳癌,台湾乳癌治疗难以跟上国际。
高雄市大同医院副院长陈芳铭表示,逾十年无新机转药物健保给付于早期乳癌,台湾乳癌治疗难以跟上国际。

「第六局再上场就没用了」 乳癌确诊后无法使用一线用药 存活率无法提高

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长赵祖怡指出,2008年台湾乳癌平均存活率为84.2%,2020年提高至89%,如此成效要归功于完整的筛检政策,将原先诊断可能为第二、三期的病人,提早发现推进到第一、二期。但从治疗成果的角度来检视,赵祖怡进一步说明,以期别做比较,台湾任一期别治疗都比美国来得好,但总体存活率却仍输美国(约90%),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筛检出来的病人只能使用二线的药物,无法达到使用一线药物的效果,让存活率无法提升,「就像打棒球一样,好的投手应该在一开始就上场,到了第六局再上场就没用了。」

赵祖怡建议,健康投资的选择与股票投资相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挑选效益最大的投资标的,而早期乳癌治疗后5年存活率高,预后良好,可以说是在所有疾病里面是最好的投资标的之一,并提议可以参考过去给付肝癌的免疫治疗,边做边检讨,若成效不好,可停止给付。目前给付判断多参考真实世界数据来决定,赵祖怡表示,真实世界数据固然重要,但若要等到数据出来才决定,对于癌症病患来说太晚了。

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长赵祖怡指出,早期乳癌只能使用到二线药物,是使存活率无法提高的原因。
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长赵祖怡指出,早期乳癌只能使用到二线药物,是使存活率无法提高的原因。

乳癌已建立搜集生活品质资料系统 可了解早期乳癌药物成效

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乳医外科主任黄其晟表示,癌症筛检由国健署执行,对于乳癌防治成效功不可没。但筛检结果仍会有伪阳性、伪阴性的情况,今年卫生福利部提出「阳追计划」,整合跨部会,与健保署一起投入资源,让乳癌筛检与疑似异常个案复确诊的阳追率都有效提升,更加精进了我国筛检成效。

针对乳癌治疗端,黄其晟表示,目前乳癌已有健康照护系统,可获得第一手乳癌病人的治疗情况、预后资料,相较其他癌别,乳癌可取得更加完整的生活品质改善数据。不过目前填写诱因不足,若政府提供配套让医病提升填写率,可更全面了解早期乳癌患者治疗后情形,建立相关投资健康指标,纳入医疗科技评估讨论中,药品的审查与评估将更贴近病患治疗真实历程。

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乳医外科主任黄其晟指出,相较其他癌别,乳癌可取得更加完整的生活品质改善数据。
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乳医外科主任黄其晟指出,相较其他癌别,乳癌可取得更加完整的生活品质改善数据。

强化新医疗科技 成立专责办公室与癌症新药基金 提升新药给付量能

针对早期乳癌用药纳保问题,健保署医审及药材组组长黄育文表示,健保署在资源有限下,无法依食药署核准适应症来给付给所有的病人,健保署会依临床实证资料,先行纳入给付予最有效的族群。后续会持续收集新的实证资料或真实世界资料,并经过医疗科技评估效益,逐渐扩增或限缩给付。

黄育文指出,我国在治疗上需要新的思维,健保署今年很积极努力于跨部会横向对话与合作机制上协调,从前端预防、筛检阳追、资讯系统整合资料分享合作都在讨论中,但经费来源相当复杂,需要再给健保署一些时间搜集各方的意见、作法、整合规划。

此外,黄育文也说明,健保署未来也会强化医疗科技,明年用于新医疗科技的预算将是今年的两倍,且在2024年1月1日健康政策与医疗科技评估中心会成立专责办公室,明年各界期待的新药给付量能、新药(癌症)基金,将会有显著的扩充与推进。

健保署医审及药材组组长黄育文表示,未来成立新的医疗科技评估中心专责办公室,癌症新药基金。
健保署医审及药材组组长黄育文表示,未来成立新的医疗科技评估中心专责办公室,癌症新药基金。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抗痘「面子大问题」 营养师推荐7好4坏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