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疫调显示都是3/19~3/23之间在同一餐厅,且有食用粿条或河粉餐点。因此推论为食物中毒案件。重症病人的病程及临床表现都很相似,以肠胃道的症状后快速发展为肝衰竭及酸中毒为主,病程快速且凶猛。经过综合讨论,认为毒素的因素比微生物的因素可能性高。而影响粒腺体的毒素符合临床症状,包括「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当然,农药、重金属、人为下毒...的可能性也都有讨论到。


【推荐新闻】贵妇奈奈一餐吃1万!吸金术曝光 听到这变脸「高傲变谦卑」讨千万


宝林茶室爆发疑似食物中毒,北市卫生局前往稽查。北市卫生局提供
宝林茶室爆发疑似食物中毒,北市卫生局前往稽查。北市卫生局提供

「愈来愈严重,米酵菌酸可能性提高。」李建璋在脸书分析,米酵菌酸 (Bongkrekic Acid) 和仙人掌细菌的肠毒素 (cereulide) 都是粒线体毒素,粒线体是人体细胞能量的直接来源,粒线体急性损伤会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临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细菌毒素症候群很难区辨,都有昏迷、肝、肾衰竭、休克、无发烧现象,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细菌毒更猛爆,所以当传出死亡、重症的愈来愈多,米酵菌酸的机会就更大。

李建璋表示,之前中国发现的情况都是自家制的发酵谷物产品导致,而工业化生产的谷物发酵产品尚未被发现导致中毒,暗示著自家制造过程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台湾商家一般而言应该不会自制粄条,如果是工厂制造受污染,那么就要源头管制,扩大回收。

确诊米酵菌酸中毒的方法是必须在患者或是食物细菌培养阳性或是蛋白质鉴定,确定米酵菌酸存在。治疗部分,抗生素使用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ceftazidime, carbapenems, fluoroquinolones, minocyline 都可以杀死细菌,然而致死最大的原因是毒素,不是细菌,光杀菌无效,如果要移除毒素,透析是一个方法却无济于事。因为只需要1.5 mg 就足以致死,利用器官支持期待自我康复,是目前唯一可行。李建璋建议,「最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刻如何帮助大家预防避免,建议短期内对于不是新鲜烹煮,而是重复加热的米、面主食应该都要小心避免。」


【推荐新闻】全亚航突取消飞东京航线 全数退款!网气炸:此生拒买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壹苹10点强打|2024食安3风暴吃出10条人命!宝林茶室、蜗牛小米粽、苏丹红掀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