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大肆报导台中捷运随机伤人事件,同时间也发生另一件精神病人就医逃脱的案件。多家媒体大篇幅,甚至部分媒体使用惊悚的「杀人未遂犯」精神病人到处逃窜云云报导手法,让台湾社会再次掀起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惧、偏见与广大的讨论。

随著一连串精神疾病患者涉及的犯罪案件发生,社会大众更加对于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污名也再次浮出水面,同时也再度恶化、加深精神病人的污名与标签,如:精神病人就是会伤人、会杀人,甚至认为精神病人犯罪就是没有责任等。

我们明白也清楚这两起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再次引发了大众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恐慌和偏见。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精神疾病患者不等同罪犯,而是需要理解与支持的,因为任何人都有可能外部压力或突然间多重重大打击引发短暂、长期的精神疾病或精神困扰,但精神病人并不会因为犯法而不需要承受该受的责任。

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政府重视社会大众的精神心理健康议题,并建立更完善的支持系统。除了传统医疗式社会安全网之外,我们需要更多非医疗式的同侪支持系统的建立与推广,因为精神病人的疾病经历经过一定的培训将会是不亚于医疗专业的另类专业(疾病专业化),这些经验将更有助于支持精神病人。

最后,我们呼吁社会停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与标签。我们强烈谴责当事人的伤人行为,并对伤者表达最诚挚的慰问。

我们希望社会重视政府社会安全网的不健全,并探索更多可能性,例如建立精神病人同侪支持系统(Peer Support System),以支持精神病人。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7月新制上路 食品重金属含量3大规定「变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