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谊基金会去年11月进行「1-6岁幼儿语言发展与亲子对话调查」,并从1万403份回复当中,发现孩子3岁到6岁「语言表达」学习关键时期,不论是从3岁、4岁、5岁甚至6岁,每个年龄都有50%的家长表示,幼儿会用语言代替哭或发脾气表达,而当语言能力进步,学习如何说出需求,情绪失控可能就会改善。
推荐新闻:12星座最强运势|射手职场新契机 双鱼守好秘密 处女满意投资表现
调查指出,97%的父母认为,对话与互动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影响最大,但仅64%父母自评日常与孩子一起说话、聊天的时间频繁,更有33%的父母觉得与孩子对话的时间不够。
调查显示,98%的父母认为亲子共读正是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方法,75%的父母在孩子有兴趣的地方会多停留,甚至会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调和孩子说故事,超过60%的父母能在说故事的时候,鼓励孩子发表意见,但是只有50%的家长主动引导孩子说出对于故事的想法,35%父母会让孩子预测故事的结局。
推荐新闻:医师爆绿营网友「暗示肉搜黄国昌小孩」 乡民全怒了:文革上映中
针对这项调查,信谊基金会董事长张杏如表示,孩子8岁以前的良性亲子互动,不只有助语言学习,对于大脑的发展、情绪的稳定、认知能力与社会化都有正向影响,因此建议爸妈可从日常生活对话、亲子共读技巧的强化,提升孩子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
推荐新闻:《歌手》直播战报|亚当蓝伯特唱功辗压那英!无悬念PK成功 黄宣拿下亚军
张杏如引述美国加州大学一项研究结果,「大人与孩子对话」的双向互动模式对于孩子语言刺激更高,并在孩子的语言成绩方面有著显著的正向影响,比起「大人说、小孩听」的单向互动模式大约高出6倍。她也表示,台湾父母较少主动与孩子分享生活点滴,或是表达自我情绪、感受,孩子多半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因此建议父母多拨时间与孩子聊天,更要提供孩子「主动」的榜样,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最后张杏如肯定台湾家长对于儿童早期阅读的投入,但也鼓励家长可让孩子4、5岁开始复述故事内容,学习表达,也更理解绘本文本的意义,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可以开启共读的提问和讨论,帮助孩子累积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