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英耀今日出席部务会报,提到身在公部门,多半都在思考、形成、推动国家政策,再从中央、地方的合作达成各项事务,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概念,就是「民之所欲,长在我心」,因此送给部内主管一个瓷杯,认为应该心怀慈悲,并且思考教育政策的推动,如何能让社会大众、家长,以及老师、学生等利害关系人,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能性,以及对于他们担忧的情况,也应尽力为其排除,也正所谓「予乐拔苦」,不要辜负民众给予的期待。

推荐新闻:壹苹10点强打|高铁爆肥猫2.0!董事长冒出「退职金」 修订公司章程挨轰量身定做

郑英耀并且送给部内主管3颗巧克力,不只要让大家尝甜头,而是希望能以巧思,克服外在挑战、阻碍的力量。他说政策推动必然面对资源,以及外在多元意见的挑战,如何能从不同声音当中,找到对于政策形塑更有价值的做法,相当考验大家的创意以及过往累积的经验,重要的是能够倾听不同声音,并在政策的规划、推动方面,能将老师、学生的担忧放在心上,除了符合民众期待,也能展现一个更有效率教育团队。

郑英耀赠送瓷杯,希望大家讨论、施行政策的同时「心怀慈悲」。记者林则澄摄
郑英耀赠送瓷杯,希望大家讨论、施行政策的同时「心怀慈悲」。记者林则澄摄

另外,郑英耀要求教育部各司处盘点全国22个县市的学校档案、教育的优势、需要协助的部分以及现况,以利及时给予协助或是改善建议,不管是从国民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技职教育,甚至终身学习,才能精准、有效的主动协助、精进不足以及提升教育品质,希望端午节前的6月7日能有初步结果。

推间新闻:台大儿医旁「电音趴」影片曝光!医师:这就是民主?

最后,郑英耀指出,台湾经过1994年教改以来,各界都对台湾的人才培育、产业的发展图像充满期盼,教育部数十年来也在这方面不断精进,历届课纲在此期间也有许多变化,不过随著科技改变,纵使没有明文规定课纲10年就要修订1次,仍要有些微调作为,118课纲不是为了修而修,其实并不存在。

郑英耀表示,118课纲并不存在。记者林则澄摄
郑英耀表示,118课纲并不存在。记者林则澄摄

郑英耀表示,108课纲一路走来,对于未来人才培养没有问题,但因AI带给人类产业的影响,反而需要从中思考如何透过课程、师资等方面给予协助、与时距进,并且因应产业需求持续深化人才培育的教育品质,这是目前阶段应该要做的工作。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下午12县市大雨特报来袭 本周午后阵雨下到「这天」